乾隆又問:“今年京城裏有凡人出生?有幾人去世?”劉墉回答:“隻有一人出生,卻有十二人去世。”乾隆問:“此話怎講?”劉墉妙答曰:“今年出生的人再多,也都是一個屬相,豈不是隻出世一人?今年去世的人則十二種屬相皆有,豈不是死去十二?”乾隆聽了大笑,深以為然。
確實,劉墉的回答極妙。皇上發問,不回答顯然不妥;回答吧,心中無數又不能亂說,情急之下急中生智,轉眼間以妙答趣對皇上。
其實,這樣的例子在外交場合常常碰到。
20世紀60年代初期,我國曾準確地擊落過一架入侵我國的美製Ux高空偵察機。在一次引人關注的記者招待會上,曾有一位外國記者就此詢問陳毅:“請問外長先生,你們是用何種武器擊落如此先進的高空偵察機的?”顯然,這是軍事秘密,不能公開回答,但如不回答又會使提問者尷尬。陳毅就勢舉了舉自己手中的拐杖,說:“就是用這玩意兒把它捅下來的。”說著還做了個往上捅的動作。陳毅的機智幽默贏得了一片熱烈的掌聲。
在千變萬化的生活中,什麼樣的奇談怪論都可能碰到,而對付這些奇談怪論的最佳方案,就是利用語言的多義性做出迅速靈巧的回應,切不可被發問者困死而陷於被動。
以虛對實就是碰到別人實實在在的話語,不從實際情景出發,而是側重聯想,不給他有關問題的對口信息,將話題轉向與問題沒有直接關聯的其他事情上,暫時中斷對方原來的意念。中斷必然引起對方對兩個看似不相關的問題的思考,品味其中的不協調,在意會裏品昧幽默。
妻子對丈夫說:“你經常說夢話,還是去醫院檢查一下吧。”
丈夫笑著說:“還是不用吧,要是治好了這病,我就沒有一點說話的機會了。 ”
妻子本來是從關心丈夫的角度出發,實實在在地勸丈夫去看醫生,而丈夫卻裝作不懂,把話題引到妻子話多的問題上。說夢話是生理疾病,而說話多是心理習慣。丈夫以虛對實的幽默表達著他淡淡的抱怨,妻子能在幽默裏領悟丈夫的潛台詞。幽默讓生活充滿了情趣。
4.自嘲式幽默
有理性的人決不會一開口就侮辱聽眾,或說些讓人憎惡討厭的言語,好讓聽眾群起反對他,反對他的言論。
——馬德萊娜
柏林空軍軍官俱樂部正在舉行招待會,主賓是有名的烏戴特將軍。敬酒時,一位年輕士兵不小心將啤酒灑到了將軍光亮的禿頭上,士兵嚇得魂不附體,手足無措,全場人目瞪口呆。
麵對顫抖的士兵,烏戴特微笑著說:“老弟,你以為這種治療會有效嗎?”在場的人聞言大笑起來,難堪的局麵即刻被打破。
自嘲,即自我嘲笑。然而醉翁之意不在酒,表麵上是嘲笑自己,而潛台詞卻另有韻味。因此,自嘲在交談中具有特殊的表現功能和使用價值。
別人有事求你,你想拒絕,明言拒絕,會讓人難堪,而運用自嘲,委婉拒絕,既表達了自己的拒絕意圖,又使對方樂於接受。
有一次,一些人想邀請林肯在某個報紙編輯大會上發言,林肯認為自己不是編輯,出席這次會議是很不相稱的。為了說明他不出席這次會議的理由,他給大家講了一個小故事:“有一次,我在森林中遇到了一個騎馬的婦女,我停下來讓路,可是她也停下來,目不轉睛地盯著我的麵孔看。她說:‘我現在才相信你是我見到的最醜的人。’我說:‘你大概講對了,但是我又有什麼辦法呢?’她說:‘當然你已生就這副醜相是沒有辦法改變的,但你還是可能待在家裏不要出來嘛!’”
大家為林肯幽默的自嘲而啞然失笑。
在交談中,當對方有意無意地觸犯了你,把你置於尷尬境地時,借助自嘲擺脫窘境,是一種恰當的選擇。
20世紀50年代初,美國總統杜魯門會見十分傲慢的麥克阿瑟將軍。會見中,麥克阿瑟拿出煙鬥,裝上煙絲,把煙鬥叼在嘴裏,取下火柴。當他準備劃燃火柴時,才停下來對杜魯門說:“抽煙,你不會介意吧?”
顯然,這不是真心征求意見,在他已經做好抽煙準備的情況下,如果對方說他介意,那就會顯得粗魯和霸道。
這種缺少禮貌的傲慢言行使杜魯門有些難堪。然而,他看了麥克阿瑟一眼,自嘲道:“抽吧。將軍,別人噴到我臉上的煙霧,要比噴在任何一個美國人臉上的煙霧都多。”
當令人難堪的事實已經發生時,運用自嘲,能使你的自尊心通過自我排解的方式受到保護,並且,還能體現出自嘲者的大度胸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