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人的一生都在說話,而說話是需要質量的。沒有質量的話和有質量的話會得到兩個截然不同的效果,它決定的很有可能就是成敗得失。俗語有雲:“說話留下口德。”這“口德”指的就是留下餘地。
1.恰當適時地讚美人
在現實生活中,有些人不討人喜歡,甚至四麵楚歌,主要原因不是大家故意和他們過不去,而是他們在與人相處時總是自以為是,對別人百般挑剔,隨意指責,人為地造成矛盾。古人雲:“快刀割體傷易合,惡語傷人恨難消。”出言不遜者隻會自食苦果。隻有處處與人為善,嚴以責己,寬以待人,才會建立與人和睦相處的基礎。所以,如果你想成為一個被人喜歡的人,就必須學會衷心地讚美人。
美國著名作家詹姆士有句名言:“人性中最本質的願望,就是希望得到讚賞。”俄國文豪托爾斯泰說得深刻:“稱讚不但對人的感情,而且對人的理智也起著巨大作用。”上司對下級給予讚美,是對其工作成績的肯定,能鼓勵下級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和聰明才智,再接再厲地取得更大成果;同事對同事、朋友對朋友給予讚美,能使彼此感情更融洽,友情更純真;夫妻相互讚美,可以增添恩愛、鞏固婚姻;父母不失時機,恰到好處地讚美子女,既激勵後代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又可增強家庭的凝聚力。一個笑容可掬、善於發掘別人優點給予讚美的人,肯定會受到別人的尊敬和喜愛,這種人自然會身心健康,生活、工作也十分愜意。
一篇經典文章曾有這樣一句話:“掌聲可以使一隻腳的鴨子變成兩隻腳。”此話形象生動地說明了讚美的巨大作用。還是講一個故事吧:老王是一個不苟言笑的人,平常很吝嗇給人讚美或掌聲。有一天,在家吃飯時,他發現烤鴨隻有一條腿,很納悶,於是就問他太太為什麼這隻鴨子隻有一隻腳?他太太說:“我們家的鴨子都隻有一隻腳呀!”“我不信,所有鴨子都有兩隻腳,為什麼隻有我們家的鴨子比較特別?”“不信,你不會自己到池塘去看。”於是老王跑到池塘去看他的鴨子。由於鴨子正好在睡午覺,因此都縮著一條腿,隻用一條腿站立。這時,老王靈機一動,朝鴨子棲息的方向很用力地鼓掌。“奇跡”發生了:鼓掌的聲音使鴨子紛紛把縮著的那隻腳放了下來,立刻變成了兩隻腳。
這雖然隻是一個故事,但事實上是告訴我們:任何人都需要讚美。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讚美別人千萬不能言過其實。如果讚美過頭,會令人生厭,效果必然適得其反。有句古話說得好:“譽人之言太濫不可,責人之言太盡不可……含蓄之妙不可不知。”此外,提供讚美,並非摒棄批評。“明知不對,少說為佳”的處世哲學弊多利少,不足為訓;那種分寸恰當、善意真誠、委婉含蓄、入情入理的批評是祛病除疾的良藥,它的重要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讚美也要適度
有一個人的朋友長得很像著名演員中村改夫。初次見到他的人們,都會對他說:“嗨!你長得真像電影明星中村!”的確,無論是他的容貌還是氣質都與那位演員非常相似。一般而言,說某人很像名演員,是一種恭維之詞,被“稱讚”的人通常不會不高興。但這位朋友的反應卻不同,聽了服務小姐的“奉承”後,原本不喜歡開口的他,變得更加沉默了。
這是有原因的,這位朋友的反應一點也不奇怪,因為讚美者的讚美根本不得法。這位朋友了解自己的缺點,就是容易給人以冷漠的印象。而演員中村在屏幕上所扮演的正是冷酷無情的角色。所以,如果說他酷似中村,這哪裏是在讚美,分明是指出了他的缺點。
要恰當地讚美別人是件很不容易的事。如果稱讚得不得法,反而會遭到排斥。為了讓對方坦然說出心裏話,必須盡早發現對方引以為自豪、喜歡被人稱讚的地方,然後對此大加讚美,也就是要讚美對方引為自豪的地方。在尚未確定對方最引以為豪之處前,最好不要胡亂稱讚,以免自討沒趣。試想,一位原本已經為自己身材消瘦而苦惱的女性,聽到別人“讚美”她苗條、纖細,又怎麼會感到由衷的高興呢?
第二個值得注意的問題是,當對方對你的讚美表現出良好反應時,就要改變一下方式,再次給予讚揚。如果隻蜻蜓點水式地稍加讚美,對方可能會認為是恭維或客套話,而對一件事重複讚美,則能提高它的可信度,讓對方覺得你是真心實意地讚美他。
總之,讚美也必須講求技巧,隻要運用得法,必能敲開對方的心扉。
適當地讚美才是“美”人計
人總是喜歡被讚美,聞“過”則喜的人是很少的。在現實的生活當中,大部分的人都愛聽恭維話,如果恰到好處,他肯定會非常地高興,並對你產生一定的好感。
在談判的過程當中,也可以適當地運用這種“美”人計,有時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當然,讚美與拍馬屁並不是一回事,讚美應該是真誠的。
真誠的讚美源於內心的“美感”。當你真誠地讚美別人時,心裏會有一種忍不住向對方表示欽佩和欣賞的衝動,就像有時忍不住要笑、要唱一樣。
而阿諛奉承、拍馬屁,卻是言不由衷的。在他“讚美”別人時,心裏是冷冰冰的。
由此可見,恭維是要注意形式和內容的,要有分寸,不流於諂媚,不傷人格,隻有這樣才能算是討人喜歡的方法。
在談話中,如果能滿足對方在知識、能力、判斷力方麵的自尊心,也是對對方的一種極好的稱讚。
比如你還可以說:“我想,這件事情你一定很了解,請談談你的高見。”“你的決策的確很果斷。”適當地用此類話讚美對方,可以在雙方關係中注入濃厚的人情味。
學會“戴高帽”
戴高帽的這種做法也許常常會被人所恥笑,其原因主要是:一來做高帽子確實不費一點力氣,可以日產萬頂;二是人人喜歡,趨之若鶩;三是因為品味低俗、令人生厭的偽劣“馬屁”到處都是。
其實,恭維可分為三六九等不同類型。上等品被稱為“讚美”、“讚揚”、“讚許”、“稱頌”等,下等品則被貶為“討好”、“阿諛奉承”、“溜須拍馬”、“獻媚邀寵。”
戴高帽看起來簡單,其實做起來非常困難。上下之分在於品位,奧妙之處存乎於心,不一而足。要想脫開令人生厭的廉價低俗,沒有良好的語言表達顯然是無法完成的。因此要小心謹慎、全力對待,否則的話很容易弄巧成拙。
就下等而設,和珅就很典型。清朝在刊印二十四史的時候,乾隆很重視,常常親自校核,每校出一件差錯來,就感覺是做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內心感到非常的痛快。
和珅以及其他的大臣們,為了迎合乾隆的這種心理,就在抄寫給乾隆看的書稿當中,故意於明顯的地方抄錯幾個字,以便讓乾隆校正。這是一個奇妙的方法,這樣做顯示出乾隆學之深可蓋過當朝名士,這比當麵奉承他學問深,能收到更好的效果。皇帝改定的書稿,別人就不能再動了,但乾隆也有改不到的地方,因此到最後,這些差錯就傳了下來,如今見到的殿版書中常有批處,其中有很多就是這樣形成的。
和珅工於心計,頭腦也是非常的機敏,也非常善於捕捉乾隆的心理。他在做這類事的時候一直都是選取最合適的方式進行,同時博取了乾隆的歡心。當然他還對乾隆的性情非常了解,尤其是對乾隆的脾氣、愛憎等了如指掌。往往是乾隆想要什麼,不等乾隆開口,他就想到了;有些乾隆未考慮到的,他也安排得很好。因此,他很受乾隆的寵愛。
和珅拍馬屁的高明之處有兩點:第一,知己知彼,每拍即中;第二,讓對方渾然不覺卻全身舒坦。正是由於他做得無聲無息,不著痕跡。
假如一個人的學識、機智、地位等達到了一定的水平,其恭維的話是已不可以稱為“馬屁”的了,而應當稱為謙和才對。錢鍾書先生即是其中的一例天才。
有一年的冬天,他訪問日本,在早稻田大學文學教授座談會上即席作了《詩可以怨》的演講。其開場白是:到日本來講學,是非常大膽的舉動,就算是一個中國學者來講他的本國學問,他雖然不必通身是膽,也得有鬥大的膽。理由很明白簡單:日本對中國文化各方麵的卓越研究,是世界公認的;通曉日語的中國學者也滿心欽佩和虛心采用你們的成果,深知道要講一些值得向各位請教的新鮮東西,實在不是輕易的事。我是日語的文盲,麵對著貴國漢學或支那學的豐富寶庫,就像一個既不懂號碼鎖又沒有撬開工具的窮光蛋,瞧著大保險箱,隻好眼睜睜地發愣。然而,盲目無知常常是勇氣的源泉。意大利有句嘲笑人的習慣用語是這樣的:“他發明了雨傘。”這個故事是這樣的:“從前,有一個窮鄉僻壤的土包子。一天,當他在路上行走的時候,突然天空中就下起了小雨,他湊巧拿著一根棒和一方布,人急智生,把棒撐了布,遮住頭頂,居然到家沒有淋得像落湯雞。他自我欣賞之餘,也認為對人類做出了貢獻,應該公之於世。他風聞城裏有一個發明品專利局,就興衝衝地拿著棍和布,趕進城去。到局裏報告和表演他的新發明。局裏的職員聽他說明來意,哈哈大笑,拿出一把雨傘來,讓他看個仔細。”而我今天仿佛就是那個上注冊局的鄉下佬,孤陋寡聞,沒見識過雨傘。但是,在找不到屋簷的情況下,借躲雨點時,用棒撐著布也不失應急的一種最有效的辦法。
這一段開場白,其實是講了兩個層次。第一是先講的對日本漢學研究中國人不敢等閑視之。即使是中國專家在日本講中國學問,也要對聽眾的水平做最充分的估計。後一段是講自己不通曉日語,除了有勇氣之外,根本就沒什麼資本。由此可見,自嘲乃是恭維別人的一種最佳的辦法!
有原則地讚美
人人都知道,劃一根火柴,能閃亮一個點。然而,如果用一根火柴去點燃一堆火,卻能放出比一根火柴大十倍、百倍、千倍,乃至無數倍的亮點。
人有七情六欲,大多數的人喜歡被人讚美,更多的人愛聽恭維話。古語說:“好言一句三冬暖,冷語一句夏日寒。”讚美人,假如恰到好處,那麼肯定會融洽雙方關係,好的開頭,會盡快引出好的結果。
當然,讚美不應是無原則的,要有度,大體上它是要與事實相符的。一個長得非常醜陋的人你硬說她長得英俊、一個思想猥瑣之人你說他高尚,豈不是諷刺嗎?所以,讚美要得體才行。
讚美,還要講究有誠心,真誠的讚美是源於內心的“美感”。所謂讚美,你首先應當知道什麼是美,否則怎麼能說出美?當然,真誠的讚美別人時,心裏會有一種忍不住向往對方並表示欽佩和欣賞的衝動,就好比遇到好事忍不住要開懷大笑,手舞足蹈一樣。讚美不應當牽強附會,一定要真情流露,恰到好處才行。
讚美別人的人,大部分都是一些謙虛、素質高雅、虛心好學之人。也隻有這些人才可以發現他人身上所具有的美,以及有別於常人之處的美。
讚美人還應注意的是形式與內容相統一,場合與環境的和諧,千萬不能有生硬之感,否則就有阿諛奉承,拍馬屁之嫌。
世界是美的,大多數人的心靈也是美的,生活中的你我一定要善於發現美,並加以讚美。這樣相互鼓勵與感染,就可以在雙方關係中注入濃厚的人情味,使人的心情愉悅,猶如春風拂麵,蕩漾在心中,將會伴你度過每一天。
欣賞他人,其實就是要認真挖掘、指明、學習他人的優點、特長。每一個人的天賦、能力都是有大有小、特點各異的,隻要肯努力、吃苦,想必大部分的人都可以成為某個方麵的專家。許多人都有嫉妒心,嫉妒是因為某個人有比自己長的優點才產生的。如果發現對方比自己好,比自己強,生活比自己優越的時候,用欣賞的態度代替嫉妒,那麼就可以從中發現,你將會與他建立深深的友誼。
讚美他人不一定非要在一些大事上麵,如果發現他人身上的一些值得稱道的小事也應該及時地說出來。再者,讚美要掌握好度,某人有十分的優點,倘若你僅說他有五分,會讓他覺得心悶,認為你言不由衷;如果你誇張到二十分,則讓他覺得別扭,認為你又在挖苦諷刺他。
讚美、欣賞是獲得別人的最佳方法,如果你沒有意識到,那麼就從現在開始吧。
2.說“不”的藝術
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要想拒絕別人,做起來其實並不難。學會說“不”的實質就是學會自如地表達否定的、不願意的感受,以直率、坦誠和恰當的方式表達你當時的感受。但是記住,說“不”的同時要給對方留有餘地,隻有讓對方坦然接受,才算是達到真正的效果。
拒絕是一門學問
拒絕是一門學問,有些時候,我們本想拒絕,因為心裏很不樂意,但卻點了頭,礙於一時的情麵,卻給自己留下長久的不快。所以,我們學好它是至關重要的,這有利於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質量。
例如:一位老鄉向你借錢買東西,但是他經常借而不還,你可以說:“我沒零錢,不能借給你。”或者說:“對不起,我今天帶的錢剛好有急用。”又比如:你的一位好友熱情地向你遞支煙,要你非吸不可,此時你就可以這樣說道:“謝謝你,然而我現在實在不想抽煙。”
當然,在這方麵,有些人雖然敢於開口,然而感情上的表達不夠充分,就會容易成生誤解。因此,你就應該使自己“在語音裏多點感情”、“談話時再生動些”、“多用手勢”、“再直截了當些”、“臉上再多點表情”,等等。
對於那些難以表達真情實感的人,一定要充分地使自己介入交流,注入情感之中,進而再逐漸地加上諸多的表情、手勢、適當響亮的聲音、注視對方的眼睛等,從而使自己更顯得胸有成竹,更加顯得有力量。
一定要學會合理地拒絕,這樣你就掌握了生活的主動權,也就學會了怎樣去生活,你就會顯得更加輕鬆自如。既不擔心與人接近,又不害怕與人爭辯,你的行為完全超乎自然,有多少能力就表現多少。這種自我維護的改變,能夠使你有更多的時間專心於自己該做的事,也使他人可以意識到你的權利,真正地理解你並且更加的尊重你。
有一個讀過《圍城》的美國女士到中國來,打電話給該書的作者錢鍾書先生,說自己非常想拜見他。錢鍾書先生一向淡泊名利,不愛慕虛榮,於是就在電話中婉拒道:“假如你吃了一個雞蛋覺得不錯的話,又何必一定要見那個下蛋的母雞呢!”在此,錢先生以其特有的幽默和機智,運用新穎、別致而又生動、形象的比喻,拒絕了那位美國女士的請求,既維護了那位女士的自尊,同時又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在一些口語交際的過程當中,善於拒絕者,既可以使自己掌握主動,進退自如,同時又可以給對方留足“麵子”,搭好台階,進而使交際雙方都能免受尷尬之苦。
在一次記者招待會上,美國的一位記者問基辛格:“我們有多少潛艇在配置分導式多彈頭?有多少民兵在配置分導式多彈頭?”這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基辛格如果說“不知道”,便等於撒謊;如果說“無可奉告”之類的外交辭令,又會落人俗套,還有可能激起記者們更尖銳、棘手的追問;如果實話實說,則必然泄露國家機密。麵對這樣的難題,基辛格卻顯得非常從容,他說:“我們有多少潛艇我知道;有多少民兵在配置分導式多彈頭,我也知道,但是,我不知道這是不是保密的?”記者們一聽高興極了,立刻嚷嚷道:“不是保密的,不是保密的!”基辛格笑著反問道:“不是保密的嗎?那你告訴我是多少?”基辛格通過這一反詰,立刻就變被動為主動了,並且非常巧妙地而又很得體地封上了記者的嘴。
拒絕對方,當然會引起對方的一些不快樂。然而對於別人向我們所提出的一些要求,有時,我們還是要加以拒絕的。那麼,怎樣才能盡量地把這種因拒絕而可能引起的不快控製在最低限度之內呢?這就需要我們在拒絕別人的時候,巧妙地說一些話,這樣既可以為自己開脫,同時也不會讓別人處於難堪之地。
學會說“不”
喜劇大師卓別林曾經說過一句話:學會說“不”吧!你的生活將會更加的美好。
如果要想做一個有求必應的好好先生或者好好小姐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你所麵對的要求是永無止境的,而往往又都是合理的和悖理的並存;如果當麵你不好意思說“不”,輕易承諾了自己無法履行的職責,那麼就將會帶給自己更大的困擾以及溝通上的難度。
“助人為快樂之本”,是人人都可以琅琅上口的一句格言,然而,當別人前來要求協助的時候,自己也難免會遇到力不從心的時候,這個時候應該怎樣拒絕呢?
有些人在拒絕對方的時候,是由於感到不好意思而不敢真實言明,以至於使對方根本搞不清自己的意思,從而產生了許多不必要的誤會。比如,當你語意曖昧地回答:“這件事似乎很難做得到吧!”原來是拒絕的意思,但是,卻很有可能被認為你同意了,假如你沒有做到,反而會被埋怨你沒有信守承諾。
生活中,要大膽地說出一個“不”字,是相當重要的。有人喜歡你直截了當地告訴他拒絕的理由是什麼;有人則需要以含蓄委婉的方法去拒絕,各有各的不同。以下是幾種說“不”的建議:
第一,直接分析法:直接向對方陳述拒絕對方的客觀理由,包括自己的狀況不允許、社會條件限製等。通常這些狀況是對方也可以認同的,所以也比較能理解你的苦衷,自然會主動放棄說服你,並且還能夠覺得你拒絕的不無道理。
第二,巧妙轉移法:在不好正麵拒絕的時候,就隻好采取迂回的戰術,轉移話題也是一個好辦法,另有理由也行,主要是善於利用語氣的轉折——溫和而堅持。這樣做,不答應,但也不致撕破臉。比如,先向對方表示同情,或給予讚美,然後再提出理由,加以拒絕。由於先前對方在心理上已因為你的同情使兩人的距離拉近,因此對你的拒絕也較能以“可以體諒”的態度接受。
第三,不用開口法:有時開口拒絕對方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往往在心中演練N次該怎麼去說,一旦麵對對方又下不了決心,卻總是無法啟齒。那麼在這時,肢體語言就派上用場了。一般而言,搖頭代表否定,別人一看你搖頭,就會明白你的意思,之後你就不用再多說了。麵對推銷員時,這是最好的方法。另外,微笑中斷也是一種掩體的暗示,當麵對笑容的談話,突然中斷笑容,便暗示著無法認同和拒絕。其類似的肢體語言還包括,采取身體傾斜的姿勢,目光遊移不定,頻頻看表,心不在焉等。然而一定要記住不要傷了對方的自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