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哪有什麼指示?下周我到湖東,知道吧?”李長是北方人,聲音裏有股侉子氣。

“知道。歡迎哪!明天令狐書記和我都在。”

“那好啊!王楓哪,我問你一個問題:湖東現在的礦業到底是什麼局麵?你隻要回答兩個字:好,還是不太好。裏麵到底有沒有什麼名堂?”

“這個……李長書記啊,總體上我覺得還是很好的。當然羅,也不排除有一些問題。具體的,到時我再向您彙報吧。”

“你啊,你啊!好吧!”

王楓歎了口氣,在走廊上站了會。雪已經停了,而且他還感覺得到:氣溫似乎有所回升。這場多年不遇的大雪,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像流星,更像官場上那些迅疾滑過的名字和一張張麵影……

令狐安回到湖東賓館,是黎民的車送回來的。路上,他的手機響了。他沒有看,直接接起來。是葉遠水,竟然是葉遠水!令狐安的酒“格登”一下,醒了一小半。葉遠水的聲音有些濁重,問道:“令狐書記,聽說下周二紀委李長書記要過來,是嗎?”

“這?是啊,是啊!”

“哪怎麼我沒接到通知?”

“是吧?沒接到通知?辦公室沒通知?紀委那邊呢?鍾山同誌應該知道的嘛!”

“啊!”

令狐安用手握了一下手機,沉默了會,哼著道:“明天再說吧!啊!”

葉遠水沒有應,把手機掛了。

“這個葉……”令狐安在心裏罵了句。黎民從後視鏡裏看了看,問:“是葉吧?”

令狐安沒有回答。

黎民接著一笑,“令狐書記,他現在可是不太講究策略了。一個縣長,居然……”

“不要多說。”令狐安拿出手機,打家中電話。付嫻說正在寫教案,下周要上公開課的。又問湖東下了大雪,天氣很冷吧?一定要注意身體。特別是少喝酒,多休息。

“我會注意的。雪停了,也不太冷。”令狐安又說了幾句家常話,掛了機,賓館也到了。黎民問令狐安要不要送他上去,或者……令狐安說你回去吧,我想早點休息。黎民支吾了下,轉身從副駕駛坐的一個小包裏拿出張卡,“令狐書記,最近這個一定用得著。就放你這吧。”

令狐安沒有接,而是徑直下了車。黎民追了幾步,將卡塞到令狐安的包裏,一句話也沒說,打啞謎似的,一回頭就上了車。

啞謎是官場的一種技巧,如同雙簧。

……令狐安下了賓館的樓,直接到小餐廳。小餐廳是專為領導幹部設置的。早晨,雖然雪停了,陽光出來了,但寒冷還在。到小餐廳門口時,他打了個寒戰。這小餐廳平時就餐的人很少。早晨,有時就令狐安一個人。他喜歡這種清靜。一個人坐在偌大的餐廳裏,不僅不感到空落,相反,有一種特別的龐大與自足。

小餐廳當初設置時,湖東有省和市裏下派掛職的幹部七人,現在,三個掛職的剛剛期滿,回省市了。另外一個家安在市裏人在湖東工作的,是黎民。但他很少到小餐廳吃飯,他喜歡到街上吃小吃。當然,更多的時候,他自己開著組織部的車,做“走讀幹部”。令狐安不是不會開車,而是他覺得沒必要。另外,天天走讀,於公於私,都有些不太好。於公,讓湖東的幹部們說話;於私,自己也麻煩,湖東這邊的工作也不太方便。令狐安因此從來不自己開車,要麼是市委辦的司機,要麼就是於者黑或者熊明,有時當然也會是其它一些礦業的老板。有一半的時間,他是在與礦業的老總們一道工作的。按照他自己的話說:礦業是湖東的經濟支柱,作為一把手,不關注礦業關注什麼?一把手要親自抓,而且必須紮實地抓。什麼叫紮實地抓?這不是僅僅掛在口頭上的,而是要拿出實際的行動來。

令狐安一進門,服務員小李就迎上來,問了聲書記好,然後到後堂端稀飯和早點。

稀飯冒著熱氣,剛剛出籠的包子,配著紅紅的蘿卜條,令狐安先是吃了根蘿卜條,然後又喝了口稀飯,身子一下子暖和了。他拿起包子,剛吃了兩口,劉蒼來了。

“令狐書記,昨天下午省報省台的記者們都到了,也拍了些東西。可是今天?這還上不上呢?”劉蒼是剛剛陪著省報的記者們吃了早飯,匆匆地趕過來的。

“這個嘛,還要上!怎麼不上呢?雪停了,不是表明我們的工作就停了。災後自救還是大工程啊!”令狐安又喝了口稀飯。

劉蒼笑道:“可那些記者……唉!好,就按書記意見,我去給他們解釋。”

令狐安望了眼劉蒼,“要注意方法。另外要靈活些。要快!”

劉蒼點點頭,卻沒有走,而是坐了下來,朝餐廳四周望望,然後小聲道:“令狐書記,聽說最近縣幹人事上可能有變動,還請書記多關心哪!”

“啊啊,你可是市管幹部,我怎麼關心哪!好吧,我知道了。”令狐安將包子的最後一點塞到嘴裏,因此說話的聲音就有些含糊。但劉蒼聽懂了,劉蒼笑笑,“令狐書記,湖東的人事還不是……我最反對有些同誌在背後搞些小動作,我是堅決擁護班長的。”

“啊!”令狐安用餐巾紙抹了下嘴,起身出門。劉蒼也跟了出來,到了院子裏,劉蒼說:“那我去記者那邊了。”

“要有最良好的敏感性!”令狐安強調了句。

劉蒼又折回來,“令狐書記,上午您看是不是能抽空到路上去一下,記者們要一些鏡頭?”

“可以。你安排吧。”

過了兩天,省報在頭版刊登了湖東縣抗擊多年不遇的大暴雪的長篇報道,其中不止一次地提到縣委書記令狐安,親自指揮,組織抗雪和生產自救,還配上一幅不大不小的圖片。圖中,令狐安正和縣委宣傳部長劉蒼,帶領一班人清掃道路積雪。省電視台也播出了一組新聞,總題目就叫《湖東抗雪記》。

省報一出來,令狐安就接到陳好的電話,說這一步走得不錯。現在的幹部,要的就是影響力。沒有影響,怎麼可能吸引上層領導的眼球?令狐安笑笑,說:“我這哪叫吸引眼球?我這是沒辦法啊!天災嘛!哈哈。”

“有時,幹部的成長,就需要這樣的天災啊!大災大難麵前,才能見出幹部的本性。剛才,徐波同誌看了,說這個令狐不錯嘛,親自對這稿件進行了批示,要求省委宣傳部加大宣傳力量,多宣傳這樣的基層和這樣的基層縣委書記。”

令狐安心裏一熱,嘴上卻道:“哪有什麼值得宣傳,不過就……哈哈。”

陳好又說了幾句題外話,又問了下令狐安是不是和永和房產的那個葉總聯係了。令狐安說沒有。陳好說要聯係,閔慧閔總為什麼要帶她見你?說明裏麵有文章啊!說起來,你令狐是個聰明人,怎麼在這事上這麼遲鈍?令狐安想了想,也是,就說好吧,稍後我和她聯係一下。也許她還能到湖東來投資呢。

周二上午九點,李長一行到了湖東縣委。令狐安並沒有親自出來迎接,而是讓秦鍾山到高速出口迎接。李長一行到縣委會議室坐下後,喝了杯茶,令狐安才急急地走進來,一見李長,就道:“李長書記,對不起啊!事情太多。本來我要去親自迎接您的。可是,你看,小吏也有小吏的難處啊!”

“令狐書記忙,我知道。有鍾山同誌在,就行了。”李長雖然笑著,但笑容裏明顯有幾分不快。他從包裏拿出本子,問秦鍾山:“班子裏的同誌都通知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