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大雨,將湖東城整個的籠罩了。
藍河因為上遊的來水,變得寬廣起來。兩岸人家,聽著水聲,想像著早些年這河裏飄著舟楫的情形,又仿佛沉進了小城濃鬱的往事。而老街這邊,卻沒有這麼的悠閑與從容了。從“五一”開始,已經連續三天了。老街上總是被莫名的垃圾和糞水潑撒著。前兩天,吳剛組織了一批人,對老街進行了一次清理。晚上,他們還組織人巡視。可是,等他們巡視時,一個人也見不著了。他們一打盹,垃圾就來了。吳剛打探了一下,湖東城裏來了一批外地人,都是年輕人,個個理著光頭,黑臉,一副道上人的模樣。這讓吳剛也有些心怵了。他馬上明白了,應該是李天行他們幹的。他們動用了他們最後的武器。吳剛又從道上那邊試了試,回話說:這事不好辦,李總和我們說好了的。老街哪一天拆遷了,事情就完了。其餘的,我們也不能談。我們也得仰仗著李總他們吃飯呢。
大雨將糞水衝得到處都是,老街上彌漫著惡臭。垃圾在雨水中一泡,也隨著風漫天飛舞。有的就飛到人家的窗子簷下,有的甚至飛到人家的門裏。街上積水越來越深,有些地方也經無法行走了。饒曉天拍了些雨中老街的圖片,他的身上,裹著一股濃重的臭味。以前,老街下水道似乎也堵過,但從來沒有如此嚴重。他找來居委會的方主任。方主任名字叫方大好,是個可憐巴巴的人。現在居委會難搞,收入也低,除了老實人,誰都不願意來做這個主任。方大好和饒曉天一道,對所有的下水出口檢查了一遍。他們吃驚了——大部分出口都被人為地堵住了。
“這不是要水淹我們嗎?”方大好也發火了。
饒曉天歎口氣,他沒想到這班人能做到如此地步。看來,他們是要活活地逼得老街居民們自動撤離了。
自從被縣委拆了文化館副館長的職務後,饒曉天一直呆在家裏。倒不是他有什麼情緒,對於一個副館長,他無所謂。而是他難以接受的是,因為拆遷,居然將他這個副館長給拆掉了。其實,在拆遷之前,他也曾勸過老父親,讓老父親痛痛快快地在協議上簽了字,並且說:您是湖東城裏的名人,您得帶點頭,不然……老父親也沒表示反對,隻是說這老房子一百多年了,到處都是祖宗們的氣息,我舍不得,你容我想想。
饒天老先生應該說也是一個通達的人,按理說,他會想通的。但兩天以後,他提出了另一套置換方案。他想在藍河邊上,依樣複製一座饒家大院。饒曉天說:那就算了吧,我們也不想繼承什麼。拆遷是大事,何必……
我不是給你們繼承的。饒老先生對兒子生氣了,然後道:我可以給政府承諾,我百年之後,就將這依樣建起來的饒家大屋,捐獻給國家。就做一座畫院,或者一座文化陳列室都行。
饒曉天覺得老父親這種想法,雖然有些天真,但應該還是能被政府接受的。結果,他失望了。
政府不僅沒有接受饒天老先生的建議,還將他這個文化館副館長也卷進去了。這一卷,也讓饒曉天改變了思想。他覺得他得為老街居民們說一點話了。生長在老街上,這麼多年,他即使不在老街上住著,也能聽到老街的呼吸,也聽感受得到老街的脈動。老街是流在他血管裏麵的,是他的根。回過頭來,他審視老街。他的觀點依然沒變:他並不反對拆遷,但必須首先尊重老街居民們的選擇。
方大好站在老街中間的一處店鋪邊,店鋪已經關門了。下雨,加上街上的惡臭,除了關門,還能怎麼樣?方大好問饒曉天:“饒館長,你說這政府,怎麼能……工作也得慢慢做吧?何況那個補償標準也確實太低了,很多人不能保證原來的住房麵積。何況時間也緊。放假結束,就到期了。然後就按天罰款,這還得了?也太……”
“是啊!都是利益驅使。”饒曉天說:“我們得組織起來,找政府討個說法。”
方大好猶豫了下,道:“也可以。不然我們這怎麼?老街還像個老街嗎?簡直就是茅廁了。”
中午,饒曉天將前幾天拍的圖片和今天剛拍的,全部發到了網上。他喝著茶,想了足足有十分鍾,才打下了題目:
中國最臭老街——湖東老街
用中國最臭,是他反複權衡了的。現在網絡上,什麼最吸引眼球?最,就是這個“最”字,它最抓人,最能引來關注。也奇怪,這幾年來,網絡似乎成了中國人解決無法解決的問題的一種最好的途徑。貪官,通過正常渠道告不了,但在網絡上一發貼子,掛上貪官的高檔煙,或者性愛日記,馬上就有作用了,就有人關注,很快,這官就成了“貪官”了。究其原因,一是網絡力量的強大,第二,可能也是與這些官們背後的人物有關。這官被拉到網絡上公開曬了,那他後麵的呢?再不讓他成了“貪官”,送到監獄,怎麼能息事寧人?許多民生問題的事情也是。得了重病,不是政府來救助,而是依托網絡來求助;高考被人冒名了,不是教育係統來解決,而是網絡曝光後,不得已而解決。新聞的力量超過了政府的公信力,這是一個政府的悲哀,還是新聞的驕傲呢?
饒曉天也沒法回答。
《中國最臭老街——湖東老街》的帖子,發出去兩小時後,饒曉天再打開,點擊數已是上萬之多。再一搜索,幾十家網站進行了轉載。看著評論和這些轉載,饒曉天心裏突然有些發毛。他有一種預感,他引發了某些潛藏在深處的不為人知的秘密。也許,湖東會因此成為一個焦點。而這……他有些無名的焦躁。他將圖片發在網絡上,私下裏當然希望能得到些回聲,並以此來讓湖東的領導們感到些壓力。但現在這陣勢,或許早已超出了他的期望。回貼在不斷增加,就連三大門戶網站也轉帖並在首頁推薦了。一些網站在轉載時,重新做了標題:史上最牛的老街——湖東老街。
網民的回帖更是勢如潮水。
饒曉天看著不斷刷新的帖子,他有點後怕了。雖然在這個帖子發送前,他並沒有置上自己的真實姓名,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他。他用了“饒家大屋”這個網名。已經有湖東的網民回應了。其中一個叫風雅的回貼說:好,頂了!湖東就需要這樣的“宣傳”。
另外一個叫“老街後人”的網民的回帖更是尖銳:一劑猛藥,足以讓昏庸的湖東政界清醒。
還有一位,饒曉天以為應該是知道他的人回帖說:強權與家族,民主與民生。
就在饒曉天緊密地關注著自己的貼子的時候,湖東縣長葉遠水,也在第一時間知道了這件事。他當時正在湖東賓館接待一個外地回湖東的同學。打電話告訴他的是他的女兒。女兒說湖東這一下出名了。葉遠水問怎麼了?女兒說爸爸你是縣長,你也得跟上形勢了。葉遠水有些生氣,罵道:我怎麼跟不上形勢了,小丫頭。快說吧。女兒說:你上網看看。都是關於湖東的事。葉遠水一驚,問:是嗎?女兒說我能騙你。關於湖東老街,點擊數都過十萬了,還在不斷增長。
葉遠水問:老街?
就是,老街。女兒說:題目就叫《中國最臭的老街——湖東老街》。
葉遠水問:誰發的?記者?
女兒答道:不是記者,是“饒家大屋”,網名。
葉遠水先是愣了下,還有這怪名。接著就明白了,這是網上用的名字,跟真實姓名是有區別的。“饒家大屋”?他一下子有些明白了,就跟女兒道:我知道了。我馬上就看。
葉遠水馬上到賓館房間,打開電腦,一搜索,果然看見了貼子。這一組十幾張照片,都是湖東老街的。不過,畫麵上不再是老街平日的清淨與悠閑,而是一片狼藉。到處都是垃圾,都是糞水,有的甚至糊到了窗子上,門上,葉遠水看著,有些想吐。他強壓著,看了些網民的跟貼。幾乎是一邊倒,都在抨擊政府這種為了拆遷無視人權的行為。還有些網民直接說到:這是強權與黑道聯姻。這是民主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