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梁和王明超等休息了幾天,正要動身西去,又有失散的王大奎、潘明珍、李文華、李樹覺、吳在起、張玉明等11名指戰員,來到星星峽。
4月20日夜,左支隊由安西城王家屯莊突圍,決定派紅三十軍政治部宣傳部長王大奎率李樹覺、吳德其、陳科祥、樊明俊、李文華等十多名指戰員組成小分隊阻擊敵人,掩護部隊西進。李先念、程世才指示王大奎:“你們的主要任務是阻擊敵人,等部隊過紅柳園後,再設法轉移星星峽找部隊;如果暫時不能進疆,也可就地隱蔽,堅持鬥爭!”王大奎指揮十多名紅軍迎擊敵人,黎明前轉移。
他們轉移後剩下11人,迷失了方向,又折回安西城郊踏實以西的南岔鄉六工村、七工村、八工村。他們都帶著短槍,分成三個組,住在三個村。他們白天把短槍藏起來,裝扮成農民,幫老百姓在田裏除麥草和幹其他農活,晚上都把短槍帶在身上,警惕敵人突然襲擊。為了不連累老百姓,他們大部分時間都在村外或山溝裏宿營。
他們11位大多是四川人,通過群眾的幫助,找到了六工的湖北人龐德祥。龐認為,很早以前四川人少湖北人多,為開發四川就由湖北動員了一些人遷移到四川落戶,這就是“湖廣填四川”,所以湖北、四川是老鄉。龐德祥同情“老E鄉”的境遇,慷慨應承讓到自己家中隱蔽養傷。王大奎和龐德祥商量,為了防備萬一,留李樹覺五人在龐家,一麵養傷,一麵幫工,其餘六人由龐德祥做工作,安排在附近可靠農家。王大奎等在這一帶住了一個多月,一直平安無事。這天突然來了十幾個馬家騎兵。
“日奶奶的,人家說你屋裏養著幾個共產黨,你再不交出來,把你的狗皮扒掉!”馬家兵一腳把門踢開罵道。
龐德祥在上房聽見這話吃了一驚,靈機一動,滿臉賠笑,上前拱手。“長官辛苦了,請坐下喝茶,有話慢慢說!”他接著又說,“左鄰右坊誰不知道我龐德祥吃飯防噎,走路防跌,還敢把紅軍留在家中?不信,到保公所去問!保長要說我家有紅軍,我就跟你們蹲班房去!”
馬家軍班長叫人把龐德祥吊在保公所房梁上拷打,說:“你不把老共產黨交出來,今天非把你的皮剝掉不可!”
龐德祥的兒子龐忠義14歲,見此情景連忙飛奔回家,把李樹覺等五位紅軍送出後門藏到穀地裏。
區長謝殿青、保長馬興海聞訊來到保公所,替龐德祥說情。他倆讓龐德祥拿出一些錢給馬家兵,龐答應後才放下來。龐德祥拿出八塊銀元,半臉盆大煙土。這些家夥在保公所酒足飯飽後揚長而去。
龐德祥的兒子挽扶著父親回到家中。李樹覺、吳德其、樊明俊、陳科祥、李文華五位紅軍看到老人為了掩護他們被打得遍體鱗傷,淚水奪眶而出。
天麻麻黑,王大奎來到龐德祥家,對龐說:“為了我們,你受委屈了!”
“隻要你們都平安,我心裏就踏實了!”
“我們再不能在這兒待下去了,再待下去老百姓就受連累了,我們要上新疆去找部隊。”
龐德祥第二天即找了兩個人去疏勒河看洪水大小,還為他們準備了幹糧、麵粉,縫製了七條幹糧袋,買了幾瓶擦槍用的雙喜牌生化油。
王大奎一行走的時候,陳科祥因去敦煌等地做工,未能同行。陳科祥原是團政治處幹事,返回安西留在龐德祥家幫工達兩年之久,後來在龐的幫助下,在安西城內學徒理發。抗日戰爭勝利後,回到四川老家旺蒼縣。落腳敦煌的紅軍陳大誌和楊占奎也得到過龐德祥的救助。
叢叢紅柳在陽光照耀下,托舉著火焰,閃閃爍爍,紅紅火火。聚集在星星峽的指戰員組成三個班,出發向西。新疆方麵派了一輛卡車和護送人員,沿途管吃、管住、管看病。他們6月初到達新疆迪化,與5月初到達的將士們會合在一起。
§§第十五章 贏之“二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