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聖拉斐爾(1 / 2)

當達·芬奇和米開朗基羅早已成名,並在佛羅倫薩暗中較勁的時候,一個聰慧的青年畫家從翁布裏亞地區的小城烏爾比諾來到佛羅倫薩,他就是拉斐爾(Raffaello Sanzo,1483-1520)。

拉斐爾出生在意大利中部的馬爾比諾城。他父親是宮廷的二級畫師,也是他的第一位老師。七歲時,他的母親就死了,四年後,父親也去世了。父親的保護人馬爾比諾大公的妻子收養了他。從此他一生順利。十四歲時他開始學畫。他在家鄉時已經從他的老師彼魯其諾那裏學到了老師的全部本領,但仍覺不夠,他相信自己會畫得像大師一樣好,於是,他到當時藝術的中心佛羅倫薩闖世界。

達·芬奇比拉斐爾大三十一歲,米開朗基羅比拉斐爾大八歲。他沒有達·芬奇那樣廣博的知識,也缺乏米開朗基羅那樣巨大的才能。但他也不像達·芬奇那樣沉默而孤獨,不像米開朗基羅那樣倔強而不容人。他是個絕頂聰明的人,他的聰明特別表現在善於汲取他人之長,而後加以綜合的創造。他性格開朗大方,和藹可親。他是個有創造性的畫家,他懂得,任何大師都不能窮盡藝術,他能創造出自己的風格來。

二十一歲時,拉斐爾畫成了《聖母的婚禮》。這幅畫既借鑒了老師彼魯其諾的長處,又超過了老師。流暢的線條,優美的人物,形體與空間的和諧以及純淨明麗的情調,都體現著他早熟的天才,並預示了他後來的發展。拉斐爾是西方美術史上最擅長塑造聖母形象的大師,一生畫了大量的聖母像。這當然是為了滿足顧客的需求。他畫的聖母不像達·芬奇畫的聖母有著深刻的內涵和神秘的氣質,也不像米開朗基羅畫的聖母那樣莊嚴神聖。他筆下的聖母有如當時意大利街頭美麗的普通人家婦女,單純、明朗而快樂。他畫的聖母是虔誠宗教信念和甜美世俗生活情趣的完美融合。除了他,誰也做不到這一點。他的畫雅俗共賞,最虔誠的教徒和街頭販夫走卒都喜歡,使他成為了當時畫壇最受歡迎的人物。這不能不說是空前絕後的。

拉斐爾的眾多聖母像中最著名的是作於1513年的《西斯廷聖母》。這幅畫曾懸掛在意大利北部皮亞琴察城內的聖西斯廷教堂牆上達幾個世紀之久。

聖西斯廷教堂名稱源於聖徒西克斯圖斯。而這個教堂屬於教皇尤利烏斯的家族。《西斯廷聖母》中的聖徒便是以教皇尤利烏斯為模特。聖母的右邊跪著聖芭爾芭拉。這位聖女曾被囚禁在一座高塔中,在她的背後仍隱約可見一座高塔。聖芭爾芭拉是人們死亡時刻的守護神。她將人的靈魂從大地的禁錮中解救出來。畫幅上麵是兩片開啟的幕布,幕布上麵無疑是天國。從天國雲端走下來的聖母和聖子注視著前方,莊重而慈祥。

基督徒死前有一段禱詞:“我們在天的聖母,請用您那充滿同情心的眼睛再瞧我們一眼;我們死後,請把我們的靈魂帶到您的兒子耶穌基督那裏去。”這是一幅寬慰人們死後升到天國的導引圖,慈祥的聖母是每一個心靈痛楚的人的母親,是每個人內心都渴望的可以永遠依靠的、永遠信任的、無時無處不在的、永不會讓你失望的聖母。我們不能不說,基督教所創造的聖母和基督的形象的確給曾在水深火熱中的人們帶來過巨大的寬慰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