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強時間觀念。基本的上下班時間必須守時,工作完成時間也要有保證,如果任務有問題,來不及完成的話要及時和上司及組員溝通;再有,會議時間也要注意,寧早勿晚。把一天的時間分出幾個大的板塊來,完成主要的工作任務,一些小的部分可以作為自由時間,做彌補工作進度之用。
【2】敷衍是大忌。職場裏你要麵對很多人,有上司、同事還有下屬,不論對誰提出的要求,都要認真傾聽,認同的話盡力幫助完成,有困難做不到的話也要直接說出來,不能敷衍對方,讓對方產生誤會;麵對的也有可能是客戶,對於客戶的要求,更要認真負責,因為這時你代表的不僅是個人,還有公司的形象和信譽,如果是自己能力範圍外的事情,馬上轉接到同事或者上司那裏,建立起可靠和值得信任的誠信形象。
(胸懷:“我不同意你,但我支持你”)
職場人生,總有些風波和坎坷,年輕人要有胸懷。要知道一個人的胸懷、眼界,決定了他所能達到的高度。正像李開複所說的,胸寬則能容,能容則眾歸,眾歸則才聚,才聚則業興。胸懷寬廣,自有人相助,幫助多了,聚攏的想法多了,自然會更快達成事業的成功。胸懷開闊者,助人即助己。
胸懷決定我們所到達的職場高度
有胸懷才會成功,因為胸寬則能容,能容則眾歸,眾歸則才聚,才聚則業興。真正的成功者都擁有海納百川的胸襟和氣概。
——李開複
比海洋更寬廣的是天空,比天地更寬廣的是人的胸懷。回首漫漫曆史長河,偉人值得我們回憶的,並不單是因為他們在某一領域或者眾多領域取得的成功,更多的是他們表現出的寬廣的胸懷和坦蕩的氣度——無論是追求事業的路上,還是獲得成功、超越成功以後的態度。
李開複的開闊胸襟是眾所皆知的。在李開複剛加入微軟公司時,有一位微軟的資深經理人見到李開複得到比爾·蓋茨的重視,得到員工和媒體的矚目,擔心李開複搶了自己的風頭,所以經常排擠李開複。在做大型項目的時候,他參與的項目不接受李開複團隊的聯合,而且在李開複找他進行技術探討的時候,他也是故意搪塞。
但是李開複一直認為此人有技術、有實力,而且為人也不錯,並沒有與他針鋒相對。隨後,兩人發生利益衝突,李開複麵對他的挑釁,依舊原諒了他,邀請他參與自己主導的項目,並且在項目完成後極力稱讚他對項目的貢獻。
幾年後,這位經理人碰到了職業瓶頸,老板和下屬都懷疑他的管理能力,這時李開複表現出大度的胸懷,他就事論事,坦誠地告訴老板,這個經理人是一個可用之才,大家對他的懷疑是因為他在與人合作時表現出來的固執,並不是沒有才能,應該再給他一個機會。
這位經理人逃過了被辭退的命運,之後他也修正了自身的許多問題,隨後很快就被提拔。後來,他找到李開複,誠懇地表示感激:“我非常感謝你的幫助,我更加感激的是你不記舊怨的胸懷。”
這個事例說明,以寬闊的胸襟對待別人,不但可以化解矛盾,使工作順利開展,甚至可以感召他人,使他人認同你的觀點,支持你,幫助你。
其實,團隊中矛盾在所難免,如果人人都針鋒相對,那麼結局很可能是兩敗俱傷。對於領導和管理者來說,更是需要有李開複那樣能容人的胸懷。接受下屬偶爾的過失,不是縱容,而是為了讓他在教訓裏找到做事的經驗,也是提升手下團隊工作效率的好方法。從個人角度來說,有了寬廣的胸懷,就會尋到內心的安樂。有胸懷的人還會得到他人的認同,也更容易找到可理解、可信任的人,要知道一個摯友勝過黃金萬兩。
“管鮑”是指管仲和鮑叔牙,他倆是好朋友。管仲比較窮,鮑叔牙比較富有。管仲和鮑叔牙早年合夥做生意,管仲出很少的本錢,分紅的時候卻拿很多錢。鮑叔牙毫不計較,他知道管仲的家庭負擔大,還問管仲:“這些錢夠不夠?”有好幾次,管仲幫鮑叔牙出主意辦事,反而把事情辦砸了,鮑叔牙也不生氣,還安慰管仲,說:“事情辦不成,不是因為你的主意不好,而是因為時機不好,你別介意。”管仲曾經做了三次官,但是每次都被罷免,鮑叔牙認為不是管仲沒有才能,而是因為管仲沒有碰到賞識他的人。管仲參軍作戰,臨陣卻逃跑了,鮑叔牙也沒有嘲笑管仲怕死,他知道管仲是因為牽掛家裏年邁的母親。
後來,管仲和鮑叔牙一同從政。管仲輔佐在魯國居住的公子糾,而鮑叔牙則在莒國侍奉齊國公子小白。不久,齊國發生暴亂,國王被殺死,公子糾和小白聽到消息,急忙動身往齊國趕,都想搶奪王位。兩支隊伍正好在路上相遇,管仲為了讓糾當上君主,就向小白射了一箭,誰知正好射到小白腰帶上的掛鉤,小白保住一命。後來,小白當上齊國君主,曆史上稱為“齊桓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