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心靈成長篇——比成功更重要的人生財富(9)(2 / 3)

一個老人指著一個同伴說:“他名叫財富。”又指著另一個同伴說:“他叫成功,我是愛。”他接著說:“我們隻能進去一個人,你去和丈夫商量一下,看你們願意讓我們哪一位進去。”

夫人把老人們的話告訴了丈夫,丈夫十分驚喜,說:“既然如此,我們就邀請財富老人吧,快去請他進來!”妻子不同意,說:“親愛的,為什麼不邀請成功呢?”這時他們的女兒插話了:“我想,邀請愛進來不是更好嗎?一家人擁有愛是最好的。”

“那就聽女兒的話吧!”丈夫對妻子說。夫人出去告訴三位老人:“我們商量過了,請叫‘愛’的老人來我家吧!”

於是,“愛”朝屋裏走去,可是另外兩位老人也跟在後麵往屋裏走。夫人不解地問“財富”和“成功”:“剛才我邀請你們一起進來,你們說不能一同進屋。現在我邀請的是‘愛’,你們怎麼又願意來了?”老人們一同回答說:“難道你們不知道嗎?哪裏有愛,哪裏就有財富和成功!”

心靈加油站

有愛,就可以體會到別人的痛苦;有愛,就可以分享自己的快樂;有愛,就可以尊重別人的成果;有愛,就可以接納所有的事情。愛可以化解誤會,愛可以撫慰傷痛,愛可以激人奮進,愛可以帶來一切。有愛,就可以擁有一切,包括快樂。

父與子的回答

“兒子反複地問那隻鳥的名字,一共問了25次,我每次都耐心地重複一遍,很高興能有這樣的機會和兒子共處,我知道兒子很好奇,希望他能記住那隻鳥的名字。”

星期天,一位父親和他的兒子在院子裏散步。兒子已大學畢業,從外地好不容易回一趟家。

父子倆坐在一棵梧桐樹下,父親指著樹枝上一隻鳥問:“兒子,那是什麼?”“一隻烏鴉。”

“那是什麼?”父親的耳朵近來有點背了。

“一隻烏鴉。”兒子回答的聲音比第一次大,他以為父親剛才沒聽清楚。

“你說什麼?”父親又問道。

“是隻烏鴉!”

“兒子,那是什麼?”

“爸爸,那是隻烏鴉,聽到沒有,是隻烏——鴉!”兒子已經變得不耐煩了,他的聲音一次比一次大。

父親聽到兒子的回答後,沒有說一句話。過了一會兒,他突然站起身,走進屋裏。

幾分鍾後,父親又回到院子裏,手裏多了一個發黃的筆記本。

兒子好奇地看著父親翻動著本子。他不知道那是他父親的日記本,上麵記載著父親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父親翻到25年前的一頁,然後開始讀出聲來:“今天,我帶著兒子到院子裏走了走。我倆坐下後,兒子看見樹枝上停著一隻鳥,問我:‘爸爸,那是什麼呀?’我告訴他,那是隻烏鴉。過了一會兒,兒子又問我那是什麼,我說那是隻烏鴉……

“兒子反複地問那隻鳥的名字,一共問了25次,我每次都耐心地重複一遍,很高興能有這樣的機會和兒子共處,我知道兒子很好奇,希望他能記住那隻鳥的名字。”

當父親讀完這頁日記後,兒子已經淚流滿麵了。

“爸爸,您讓我一下子懂得了許多,原諒我吧!”兒子說。

父親伸手緊緊抱住自己的兒子,布滿皺紋的臉上露出了寬厚的笑容。

心靈加油站

父母在培育子女的時候,總是有超強的耐心,指引孩子們去接受這個世界。而當父母年邁之時,孩子與父母的角色調換了,父母像小孩子般需要人照顧,需要人耐心去陪伴,而作為兒女,此時卻無法做到有足夠的耐心與時間去關心照顧父母。子女對父母的愛,僅僅隻有父母對子女的愛的十分之一。

朋友間的感同身受

他緊緊抱住了羅伯特,有些傷感地說:“我一直想對你說一聲謝謝,那天晚上,如果沒有你,我不知道自己會怎麼樣?後來你還給了我許多安慰,讓我有了重新麵對生活的勇氣。”

羅伯特與喬治是很好的朋友,羅伯特是一個小鎮的醫生,而喬治是小鎮學校的一位老師。

一天,羅伯特和喬治一起出去到附近的一座山上旅遊,他們玩得很開心,很晚才回家。羅伯特剛到家還沒吃晚飯,喬治就打來電話,說他的妻子已經不行了,讓羅伯特趕緊過去。

羅伯特急匆匆地拿起藥箱,就趕了過去。可是當他趕到的時候,喬治的妻子已經沒有了氣息。羅伯特有些手足無措,作為醫生,他經曆過很多生離死別,可是好朋友出現這樣的事情,他卻有些不知道怎麼好了。

喬治抓著羅伯特的胳膊,顯得很激動:“晚飯的時候還好好的,可是她進了廚房去盛飯就沒有再出來,我進去一看發現她已經躺在地上不動了,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事情?她怎麼能就這樣死了呢?為什麼?”

羅伯特也很悲傷,作為一個醫生,既不能挽救朋友妻子的生命,又不能化解朋友的悲傷。他隻能抱著喬治,為自己沒有能及時趕來表示歉意,並說了一些讓他自己都感覺很空洞無用的話來安慰喬治。

到了最後,羅伯特就和喬治麵對麵地坐在屋子裏,誰也不說話。第二天天亮的時候,羅伯特回了家,他還是感覺很遺憾,並自責起來,覺得自己沒有能好好盡一個朋友的責任,沒有能勸導喬治從傷痛中走出來。在後來的日子裏,羅伯特經常去看望喬治,但喬治的精神還是不太好,也不大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