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心靈提升篇——沒有什麼比它的幸福更重要了(4)(1 / 3)

最後他終於悲傷得病倒住進了醫院。一天夜裏所有人都回了家,這時,他對上帝說:“還記得我是個小男孩時,對你講述過我的夢想嗎?”

“那是個可愛的夢想。”上帝說。

“你為什麼不讓我實現我的夢想?”他問。

“你已經實現了。”上帝說,“隻是我想讓你驚喜一下,給了一些你沒有想到的東西。”

“我想你該注意到我給你的東西:一位美麗溫柔的妻子,一份好工作,一處舒適的住所,三個可愛的女兒-這是個最佳的組合。”

“是的,”他打斷了上帝的話,“但我以為你會把我真正希望得到的東西給我。”

“我也以為你會把我真正希望得到的東西給我。”上帝說。

“你希望得到什麼?”他問,他從來沒想到上帝也會希望得到東西。

“我希望你能因為我給你的東西而快樂。”上帝說。

他在黑暗中靜想了一夜。他決定要有一個新的夢想,他要讓自己夢想的東西恰恰就是他已擁有的東西。

後來他康複出院,幸福地住在三十六層的公寓中,欣賞著孩子們悅耳的聲音、妻子深褐色的眼睛以及精美的花鳥畫。晚上他注視著大海,心滿意足地看著明明滅滅的萬家燈火。

心靈加油站

我們每個人都擁有快樂,這個快樂就是現在。悲觀的人,往往是要麼沉湎於過去,要麼對未來充滿擔憂。樂觀的人會把眼前的一切看做是上帝的另一種恩賜,而且懷著感恩的心情去享受現在。

重視手邊清楚的現在

他的一生得益於那句話——人的一生最重要的不是期望模糊的未來,而是重視手邊清楚的現在。

年春天,一個蒙特瑞綜合醫院的醫學生偶然拿起一本書,看到了書上的一句話。就是這話,改變了這個年輕人的一生,它使這個原來隻知道擔心自己的期末考試成績、自己將來的生活何去何從的年輕的醫學院的學生,最後成為他那一代最有名的醫學家。他創建了舉世聞名的約翰·霍昔金斯學院,被聘為牛津大學醫學院的欽定講座教授,還被英國國王冊封為爵士。他死後,用厚達1466頁的兩大卷書才記述完他的一生。

他就是威廉·奧斯勒爵士,而下麵,就是他在1871年看到的由湯馮士·卡萊裏所寫的那句話:“人的一生最重要的不是期望模糊的未來,而是重視手邊清楚的現在。”

威廉·奧斯勒爵士曾在耶魯大學做了一場演講。他告訴那些大學生,在別人眼裏曾經當過4年大學教授、寫過一本暢銷書的他,擁有的應該是“一個特殊的頭腦”,可是,他的好朋友們都知道,他其實也是個普通人。他的一生得益於那句話——人的一生最重要的不是期望模糊的未來,而是重視手邊清楚的現在。

很久以前,曾經有兩位哲人遊說於窮鄉僻壤之中,對前來聽教的人說了一句流傳千古的話:“不要為明天的事煩惱。明天自有明天的事,隻要全力以赴地過好今天就行了。”許多人都覺得這句話難以實行,他們認為為了明天的生活有保障,為了家人,為了將來出人頭地,必須做好準備。我們當然應該為明天製定計劃,卻完全沒有必要去擔心。現代生活中,存在著一個驚人的事實,證明了現代生活的錯誤。在美國,醫院裏半數以上的病床都被精神病人占據著,而這些人大多是因為不堪忍受生活的重負而精神崩潰的。可是,如果他們謹奉耶穌的箴言“不要為明天的事憂慮”,謹記威廉·奧斯勒的話“人隻能生存在今天的方格裏”,隻活在今天,他們就能成為一個快樂的人,滿意地度過一生。

心靈加油站

昨天就像使用過的支票,明天則像還沒有發行的債券,隻有今天是現金,可以馬上使用。今天是我們輕易就可以擁有的財富,無度的揮霍和無端的錯過,都是一種對生命的浪費。

不要寄希望於下一次

生命的意義與尊嚴,正是生命的一次性所給予的。在它的這種不可挽回中,人生的每一次成功與失敗,每一個微笑和每一次哭泣,就都有了珍貴的記憶與神聖的意義。

一位老者對紅塵少年說:“人生要是再來一次,我一定會過得更好!因為此生的種種遺憾可以消除掉。”

紅塵少年說:“要是真有第二次人生,那第一次人生又有何意義呢?”

“下一次人生可以彌補上一次人生的種種不足啊!”老者說。

紅塵少年說:“有了下一次,你會盼著第三次,有了第三次,你會盼著第四次。”

“我不會那麼貪心的!”老者信誓旦旦地說。

紅塵少年說:“生命的意義與尊嚴,正是生命的一次性所給予的。在它的這種不可挽回中,人生的每一次成功與失敗,每一個微笑和每一次哭泣,就都有了珍貴的記憶與神聖的意義。”

看老者沒有回答,紅塵少年繼續說道:“假如再來一次人生,我相信你此生過得更糟。”

心靈加油站

生命隻有一次,千萬要努力把握。不會有重來的歲月讓你重新檢視,把握現在每一個機會,不要寄希望於下一次。與其把希望寄於來世,還不如認真地珍惜現在這一世甚至一時。

機遇在於把握

早知如此,當初何不在生日那天就把它送出去,這時的愛情或許也如同這幼苗一樣枝繁葉茂了。

冬天的街頭,大衛徘徊在一個禮品店門外。他心儀女孩的生日就快到了,他多想送她一件禮物,把自己的暗戀之情表露出來啊!好久,大衛終於鼓足勇氣,邁進了那家精美的小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