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回 尉遲弟兄遇飛刀 寶同大戰薛仁貴(2 / 2)

“嗄!我曉得了,方才救我的是這尊神仙。”不免望空拜謝。隻見天尊冉冉往西而去。尉遲號懷收兵進城,來見元帥繳令。貞觀天子傳旨:“將二位將軍衣冠埋葬,必要剿滅西涼,方雪朕恨。”又說:“連失三員大將,叫寡人寸心不忍。”仁貴道:“龍心暫安,臣明日發兵出城,擒此番將。”天子說:“元帥出去,須得小心。征西涼全靠你,不要失著與他。”“這個自然。”

不表君臣商議,再言次日探子報進說:“帥爺,蘇寶同又在城外討戰。”

薛元帥聞報大怒,連忙打扮,結束停當。八位總兵官及程鐵牛、秦夢、段仁、王宗一、尉遲號懷等進帳說:“元帥出城破賊,小將們願同往。”仁貴說:“諸位將軍兄弟們,今日本帥第一遭出陣,有八位總兵在此,不勞諸位將軍去得。”眾將說:“說那裏話來,元帥出陣,末將隨去聽用。”說:“這個不消,在城中保駕。”“是。”元帥上了賽風駒,發炮三聲,城門大開,鼓噪如雷,二十四麵大紅蜈蚣旗左右一分,衝出城來。你道他怎生打扮?但見頭戴一頂亮銀盔,二翅衝霞雙龍蟠頂;身穿一件銀絲鎧,鴛鴦護心鏡,內襯暗龍袍;背插四杆白綾旗,左邊懸下寶雕弓,右首插幾支狼牙箭,腰掛打將白虎鞭,坐下一匹賽風駒,手執畫杆方天戟,後麵白旗大字“招討元帥本姓薛”。那薛仁貴來到陣前,抬頭一看,但見蘇寶同怎生模樣?他頭戴一頂青銅盔,高挑雉雞尾兩邊分,白麵頷下微須;身穿一件青銅甲,砌就龍鱗五色,甲內襯一領柳綠蟒,繡成龍鳳,二龍戲珠前後護心;背掛葫蘆,暗藏飛刀,插箭杆旗四麵,左邊掛弓,右邊掛箭,足踏虎頭靴,踹上一騎白龍駒,手托大砍刀,後麵扯一麵大旗,上寫“天寇大元帥蘇”,果然來得威風。仁貴把馬住說:“呔!你這番將可就是蘇寶同麼?”說:“然也。既曉得本帥大名,何不早早自刎,獻首級過來。”仁貴呼呼冷笑,叫:“蘇賊!你乃一個無名小卒,擅敢傷我邦三員大將。本帥不來罪你,你又在關前耀武揚威。今日逢著本帥,要與三將報仇,難道不聞我這畫杆方天戟利害?好在用你祭我戟,也不為奇。不如卸甲投唐,等我主將你慢饅斬首挖心,以祭駙馬、二位尉遲爵主。若有半句不肯,本帥就要動手。”蘇寶同大怒說:“你口出大言,敢就是什麼薛元帥薛仁貴麼?”“既曉得本帥之名,何不下馬受縛。”蘇寶同說:“薛蠻子,你不曉得我與大唐不共戴天,殺父之仇,恨得切齒。我也曉得你的本事不醜,今日將你一刀斬為幾段,快放馬來。”把大砍刀雙手往上一舉,喝一聲:“薛仁貴,招我的刀罷!”把這一刀往仁貴頂梁上砍將下來。

仁貴說聲“來得好!”把畫杆方天戟往刀上噶啷這一梟,刀反往自己頭上繃轉來了,說“嗄唷,果然名不虛傳,好利害的薛蠻子。”豁喇衝鋒過去,又轉過戰馬來。蘇寶同刀起,哢一聲,往著仁貴又砍將下來。仁貴把戟梟在一旁,還轉戟往著蘇寶同前心刺將過來。這寶同說聲“來得好!”把大砍刀往戟上噶啷這一抬,仁貴兩臂震一震說:“嗄唷!今遇這蘇賊抬得住我戟,果然有些本事。”馬打交鋒過去,英雄閃背回來。仁貴又搗一戟過去,寶同又架在一邊,二人大戰沙場,不分勝負。正是棋逢敵手,將遇良才。二人大戰有四十回合。正是石將軍遇了鐵將軍,不見輸贏,又戰了十合,殺得寶同呼呼喘氣,馬仰人慌,刀法甚亂,汗流脊背,兩臂酸麻。“嗄唷!利害的薛蠻子。”招架不住,帶戰馬就走。仁貴不舍,隨後追來。天子同了軍師、程咬金在城上看見元帥得勝,天子大悅,對徐茂公說:“軍師,你看元帥得勝了。果然殺得蘇賊大敗。”吩咐三軍擂鼓。聽得戰鼓擂動,仁貴不得不追。但不知性命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