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2 / 2)

篤信“運氣說”的施湧,暗暗覺得在拋棄中國隊三年之後,幸運之神終於又回來了,天龍之敗成為了中國火山爆發的導火線。

中國圍棋,已經很久沒出現這種上上下下萬眾一心,群策群力共同奮鬥的現象,頗有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那種知恥而後勇的味道。

施湧姿勢優雅的靠坐在沙發上,對於這盤複仇之戰,他充滿了必勝的信念。

十點整,八盤棋都敲響了戰鼓。

李君聖猜到了黑棋先行,在旁觀者看來,曾敏過關的希望更加渺茫。

從圍棋誕生以來,先行有利一直是棋手的共識,這才需要貼目來平衡。隻是到底該貼多少目才能抵消這先手之利,棋界也一直不斷的探索。一開始是隻貼4目,實踐過後覺得黑棋的勝率還是很高,便改為5目,再上升到5目半。5目半這個數量實行得最久,但經過現代圍棋的發展,大部分棋手都認為黑棋還是有利,在進入21世紀以後,三國棋界又再度將貼目提升,不過卻不再統一:中國是貼3又3/4子,相當於7目半,而日韓則隻貼6目半。

到底誰更合理,暫時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隻能等待時間的檢驗。對於高手來說,他們還是傾向於黑棋,掌握先期的主動有利於貫徹自己的戰略目標。李君聖更是出了名的執黑不敗,縱使有了大貼目,他執黑棋的勝率還是達到了70%以上,無人可比。

隻要李君聖拿到了黑棋,對對手的心理也是一個考驗,因為他無異於麵對著一隻加了翅膀的老虎,讓人不寒而栗。

李君聖以中國流開局,曾敏應以二連星,兩人按部就班,循著普通的套路慢慢地將棋局推進,都顯得信心十足。

下了四十手,盤麵上四個角都已經定型,雙方大鋪地板,成為典型的細棋格局,勝負將取決於細微之處。

曾敏采取這種戰法對付李君聖,可說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因為李君聖最擅長下這種平淡的棋局,往往可以將他高人一籌的局麵控製能力與細膩的官子收刮功夫發揮得淋漓盡致。曾敏雖然也是平穩型的棋風,但這樣和李君聖比功力,前景很難讓人看好。象樸震鶴、竹澤正雄那種善於突然爆發而將局麵攪亂的棋風,無疑更令李君聖棘手。

蕭涵最不會下的這種棋,此刻寸步不離的守在棋盤邊,認真地對兩人的招法進行研究。而由於盤麵上沒什麼激烈的場麵,下得又慢,看了令人犯困,本來很關注這盤棋的中國棋手很快就轉移陣地,開始集中研究施湧和竹澤之戰。

這盤棋兩人下得就快多了,竹澤還是那副氣勢淩人的模樣,每一招棋都下得劈啪作響。而施湧則是拈起棋子,不緊不慢,輕柔地放在棋盤上,就落子的風格而言,雙方就是兩個極端,相映成趣。

左上角雙方輕車熟路的下了個大雪崩,執白的施湧第32手先往右上角低掛了,等黑33一間高夾時,34手轉身在右邊分投,黑35大踏步的逼上去,白棋虛應了兩手,第40手槍鋒一轉,又溜到了下方拆邊。

這種打一槍換一個地方,不把棋形下實以便能隨時根據棋局進行變化,讓對手摸不清虛實而不知道怎麼處理,感覺束手縛腳的下法,正是施湧名震棋壇的獨門絕招。

竹澤正雄一時也摸不透施湧的戰略意圖,便在右上邊尖頂守角,先把實利拿了,再看看施湧的葫蘆裏到底賣著什麼藥。

但這一招脫離了主戰場,顯得有點緩,白棋機敏地在右下邊靠住黑棋要出頭的孤棋,再連扳,嚴厲地將對方的頭摁住,搶先發動攻擊,寥寥幾手棋就掌握了全局的主動權。

遭到施湧的突然襲擊,竹澤顯得有點手忙腳亂,混戰中第59手又出現了失誤,被白棋巧手一挖,孤棋被斷為兩截,為了做活隻能無奈地將下邊的實地讓出,損失慘重。

白棋優勢曆然,竹澤開始長考,施湧則神色從容,而中國棋手則喜上眉稍,恨不得將這輛坦克徹底拆卸掉才解氣。

眼看著黑棋一直穩穩的保持住先手效率,曾敏決定投入空降師,第42手打入,向黑棋發起了正麵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