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心理護理的方法及技巧(2 / 2)

(3)聽音樂或其他美妙的自然聲音。美妙的音樂能提供一個鬆弛的環境,使人回憶起美好的往事。音樂鬆弛的原理主要是通過音樂轉移人的焦慮不安情緒,使交感神經的興奮性降低。一般建議用低調的管弦樂,效果較好。

(4)漸進的鬆弛方法。一般需要病人衣著舒適,在環境安靜、不受幹擾的地方進行。最好在進餐一小時後進行。每次20分鍾左右,每日一次,一個月後會有良好的鬆弛效果。

鬆弛步驟為:①閉上眼睛,深呼吸,並想象自己在一個非常安靜的海灘上;②身體從上到下的肌肉開始緊張,然後再鬆弛,緊張與鬆弛的時間比例為1:2;③在鬆弛的同時暗示自己:“我的呼吸很平穩,我的心跳很穩定”;④每次全身緊張一鬆弛的時間為2~3分鍾,如此反複進行,約20分鍾後完成。完成後等1~2分鍾睜開眼睛。

(5)引導想象放鬆訓練。這種放鬆訓練,一般需要15~20分鍾,要求在較安靜的房間,病人衣著舒適,躺在床上,身體放鬆,頸下、臀下各墊一小枕頭。病人在護士的語言引導下進行想象,達到放鬆目的。

(二)心理支持技術

1.心理支持技術的概念

在病人出現情緒障礙或心理問題時,給予病人適當的心理支持,以幫助病人解決問題,使病人情緒穩定、心情平靜地接受護理或治療。

2.方法

(1)一般常用的方法包括暗示、保證、疏導、環境改變、指導、解釋、心理健康教育等。

(2)需要護士主動傾聽,熱情地關注病人的心理需要,使病人感到自己受重視。

(3)給予病人心理上的支持,提供宣泄的機會,鼓勵病人表達自己內心的感覺及情緒。

(4)培養病人的興趣,鼓勵病人積極參加社交活動,增加病人的心理控製感。

(5)注意調動病人的社會支持係統,使病人多與家人、親友、同事接觸和聯係,以減少孤獨及隔離感,避免不恰當的保證。

(6)情感及物質支持,動員病人家屬及朋友與病人分享美好的感覺及感情,向病人提供必要的信息,對病人在情感支持的同時,給予一定的物質支持。

(7)指導病人參加心理支持小組的活動,使其與同類病人有一個平等共享、共傾心聲的過程。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技巧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及目的

心理健康教育是專業護士進行的一係列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心理保健教育。其目的是促進和提高人的心理健康,提醒人們重視心理健康,掌握預防心理問題的方法及措施,明確有益於心理健康的防禦機製和應對方式,減少或消除社會應激源對人心理健康的損傷,使人們根據自己的自身條件保持正常的智力活動,並具有穩定的情緒、良好的自我概念及形象、健全的意誌、和諧的人際關係、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及與年齡相符的心理狀態。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形式

1.心理健康教育的專題知識講座

主要針對人們容易出現的心理健康問題進行相關的專題知識講授,如青少年的性心理知識講座,更年期婦女的心理保健知識講座,應對生活壓力或工作壓力的知識講座,應對癌症的心理知識講座等。專題心理健康教育要求護士具有良好的專業知識能力、講授能力及組織能力,並做好充分的準備。

2.心理健康教育座談會

以集體討論的方式進行的有關健康問題的心理教育。參加人員多具有相似的社會文化及疾病背景,一般以一個病人的心理問題為中心,組織參加者進行討論,使大家在討論中獲得心理健康知識,護士最後以總結發言的形式強化教育效果。

3.個別心理健康教育

護士了解了病人的心理問題,需要采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預防或糾正病人的心理問題。可以通過個別交談過程中的言語暗示、強化教育、澄清問題等方法加強教育效果。

4.娛樂性健康教育

采用娛樂的方式進行健康教育,如采用教患者學習太極拳、健美操、肢體運動操等娛樂形式對病人實施心理健康教育。

5.專業知識谘詢

在護士向病人進行健康知識講授或健康教育過程中,將心理健康知識有機地結合在疾病的健康教育知識中,使病人對健康有一個整體的認識,達到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