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人的秘密
現實生活中的比爾·蓋茨、福特、戴爾等成功人士均沒有接受或未完成高等教育,而他們是現實社會的成功者。這類人的確向包括美國這樣不避諱金錢的國家的教育能力提出了挑戰。到底人們在學校裏學到了什麼?為什麼醫生、律師等專業人士同樣會麵臨財務窘境?為什麼窮人越來越窮,富人越來越富?富人們理財的秘密是什麼?他們是怎樣發展起來的?
所有這些問題在《富爸爸,窮爸爸》一書中都得到了解答。羅伯特·清崎用自己的親身經曆講述了富人如何教育孩子有關金錢的問題,而這些看似常識的關於金錢的觀念和知識卻是窮人和中產階級家庭所沒有的一他道破了“富人的秘密”。
作者的親生父親在斯坦福大學、芝加哥大學、西北大學等美國著名學府均取得了學位,受過全麵的高等教育。然而,雖然他擁有體麵的工作,收入頗豐,卻終身麵臨財務困境。而他朋友的父親中學就綴學了,卻因為有正確對待金錢的觀念和超人的理財技能,成為了一個樂觀的億萬富翁。
所謂富人也就是“財務自主”的人,“窮人和中產階級讓自己為了錢工作;富人則讓錢為自己工作”。羅伯特揭示了富人的第二個秘密,並以此為基礎上,進一步闡明了資產與負債的定義和關係。他認為隻有能不斷地為自己掙錢的財產才叫資產,而凡是讓自己不斷花錢的都叫負債,這種定義盡管看上去很簡單,但實質上卻充滿了人生智慧。
在如何處理負債和資產的關係方麵,羅伯特用一個全新的概念一財商來解釋了每一個人在麵對金錢遊戲規則時,都應該知道的理財技巧和知識。在他看來,既然“現金流”早已是現代社會“古老”的遊戲規則,那麼為什麼像美國人這樣的“現代人”仍然不能從容麵對它呢?甚至許多人還對此羞澀、“難過”呢?財商是每一個人都具備的,隻是許多人被一些傳統的金錢觀念桎梏著,逃不出“思維的牢籠”。另外,更多的人雖然可以擁有很高的教育水平,卻缺乏一些最基本的理財知識。
“大多數人窮是因為他們擁有一份職業,而職業不會使你變富。工作帶給錢,但是又流出去了,富人去會用資產為他們賺錢。他們沒有工作,他們隻是不斷地改進財商,不斷地改進他們所受的教育。”這就是窮人與富人的區別。
2、金錢是一種思想
其實,我們花費了大量時間學習的知識,大多是在真實生活中用不著的,而生活中真正需要學習的,比如如何賺錢、如何認識錢的運動規律等,卻沒人教給我們。
羅伯特通過對窮爸爸、富爸爸在理財觀念和結果上所作的對比,給我們一種強烈的震撼—一窮爸爸說:努力學習得到好成績,就能找到高薪並伴有很多其他很多好處的職位。富爸爸說:努力學習去發現並收購好公司。窮爸爸說,掙錢的時候要小心,別去冒險,富爸爸卻說不要怕風險並學會管理風險;窮爸爸關心加薪、退休政策和醫療補貼,富爸爸則信奉經濟自立;窮爸爸努力存錢,富爸爸不斷投資;窮爸爸教孩子如何寫簡曆找份好工作,富爸爸則教孩子寫雄心勃勃的事業規劃和財務計劃;窮爸爸說,我對金錢不感興趣,不準在飯桌上談論錢,而富爸爸則坦誠地告訴孩子,金錢就是力量。
財商不僅是一個理財的概念,更是一種全新的金錢思想。富人之所以成為富人、窮人之所以成為窮人的根本原因就在於這種不同的金錢觀。窮人是遵循“工作為掙錢”的思路,而富人則是主張“錢要為我工作”。富人是因為學習和掌握了財務知識,了解金錢的運動規律並為我所用,大大提高了自己的財商;而窮人則是缺少財務知識,不懂得金錢的運動規律,沒有開啟自己的財商。盡管有的人很聰明能幹,接受了良好的學校教育,具有很高的專業知識和工作能力,但由於缺少財商,成不了富人。
金錢是一種思想,有關金錢的教育和智慧是開啟財富大門的金鑰匙。財富是一個觀念,但觀念可以變成財富。為了證明他的這種觀點,羅伯特講了自己投資的故事:
當我決定去做一項房地產投資時,我參加了一個385美金的課程,去學房地產,更新自己關於房地產投資的知識。我花了6個月的時間去看所有能購買的房地產,我的朋友到海邊去玩兒衝浪,或者是打高爾夫球,或者是喝酒,而我是去看房地產。6個月之後,我終於找到一個交易,我第一個房地產是花1.8萬元買的,我隻付了十分之一的預付款,那也是我跟人家借來的,所以事實上我一分錢都沒放進去,這個事情好得不得了,所以我又借了兩次1.8萬美金的貸款,這樣,以後我就有了3座這樣的投資了。第一年,我就把這三個投資每個都賣了4.8萬美金,加起來賺了9萬美金。用這些利潤,我又買了許多其他的房地產。
這件事情對於羅伯特來說,並不是說掙了多少錢,而是說賺錢首先應當改變自己的觀點,並通過實踐和行動,學到更多的東西。
思維觀念對現實有支配作用,“富爸爸”富就富在他的“富人思維,窮爸爸”窮也窮在他的窮人思維,金錢是一種思想,如果你想要更多的錢,隻需改變你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