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企業與一般工薪階層有所不同。在個人企業中,你要始終頭腦靈活,並需要不斷地製造賣得出去的東西,熟悉財務上的周轉金,能夠做到節約,與人很好的相處。
如果隻是受雇於人,你可以有時間與同事們聊聊工作以外的事情。而在個人企業中,你必須不斷地從事生產才能有收入。
受雇於別人的公司,薪水會有保障;而在個人企業中,即使你已經開始賺錢,也不能確定什麼時候能有收入。你需要財務上的周轉資金,而且必須存款以防帳款過期未人。
受雇時,你可以毫無節製地使用文具用品,因為你沒有必要考慮其來源問題;而在個人企業中,你將懂得節省開支,注意省錢,小心地使用各種設備,以防出現故障。一旦出現故障,你必須耐心等待修理人員修好。這時你將明白“不當家不知柴米貴”的道理,因為現在是你花自己的錢。
當你是個雇員時,如果還沒有想到下一步要做什麼,老板會立刻告訴你。而在個人企業中,你必須每時每刻有著新的計策,決不能有絲毫惰性。
在你創立個人企業之前,與工薪時期作個比較,就會明白許多道理。個人企業創立開始就相當艱辛,你要努力地工作,在你尚未踏入這個領域之前,請先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在個人企業裏你要的是什麼樣的生活?
一安全感。無論是在開始創業時,還是開始投資時,很多人都會誠惶誠恐。有些人會因缺乏準備、資金、精力以及對生意的敏感度而使企業以失敗告終。個人企業就像是賭博,其賭注大小因個人情況而有所不同,因此,在下注之前,必須有所準備,尤其在開始時不要太過樂觀,這樣結果真的虧了,心理上也能承你想住在上等居民區嗎?
每個人都會認為居住條件是我們生存的基礎,所以都拚命的想住進高檔社區。但是我要告訴你的是,如果你不進入高檔社區,就會更容易積累財富。
或許你還達不到足夠的富裕程度,因為你把許多當前和未來的收入都拿出去交換在上等居民區安家生活的特殊利益了。這樣,即使你每年收入10萬美元,你也不能變得富裕。你可能不知道的事實是,住在價值30萬美元房子裏的鄰居,隻是在富裕之後才買了他這幢房子。而你買房子卻是在你還並不富裕之時。每年你都盡力實現的收入最大化,以達到自己的目標。你沒有錢去投資,你基本是在受困的狀態。你的高額的家庭管理費開支,需要你的全部收入去填補。你沒有購買證券投資,於是你也就永遠不能獲得金錢上的充分自立。這樣,我們該往何處去?你是願意選擇高稅額、高生活水平的一生呢,還是願意改變你的生活態度?讓立體人幫助你作出決策吧,因為他們更有發言權。如果你還沒有富裕起來,但盼望將來有一天會富裕,那麼決不要去買房子,因為它需要的抵押付款會相當於你全年實現的家庭收入的兩倍多。
居住於較不費錢的地區,能使你少用掉一些收入,更多的進行一些投資。你少花點錢買房子,並相應地少交點財產稅。就會發現,在很好地養活一家後,仍然能夠積累一定的財富。
曾經有一位年輕的股票經紀人,我給了他關於房價與收入的理想比率的谘詢意見。這位37歲的經紀人已實現的收入總額為8.4萬美元,他想買一座價值31萬美元的房子。他計劃首期付款6萬美元。他告訴我他想成為富人。我覺得,肩負25萬美元的抵押債務,可能會妨礙他實現他的目標。
所以,我建議他購買較合適的,例如20萬美元的房子,而負擔14萬美元的抵押債務,這樣仍會在規則的參數範圍內。最後,股票經紀人很高興地采納了我的意見。
坐吃必然帶來山空
一個窮人在路上撿到一個雞蛋,回來後,他便高興的對妻子說:“我們可以致富了,我們現在有了一個雞蛋,我們可以把這隻蛋借鄰居家母雞育成小雞,雞長大又生蛋,再孵小雞,再買牛,賣得的錢可以放債,日複一日,年複一年,我們就可以得到更多的錢……”
從這個寓言故事中可悟出一個道理:如果這個人不把得到的蛋拿去孵雞,而是吃掉,恐怕就難以實現創富目標。社會上確有一些先富起來的人,隻顧眼前,不思長遠,總想把“雞下的蛋”吃光,盲目攀比、盲目消費,就像夢中發了橫財,不知如何是好,於是就賭、就吸毒、就比賽燒鈔票,而沒有想去擴大實業,拓展生意。因此,創富者應該明白家有金錢萬貫,不如投資經營的道理。錢再多也是有限的,“坐吃”必然導致“山空”。錢財隻有流通起來才能賺取更多的利潤,才能使優裕的生活得到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