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逆商一在挫折中打造成功(1 / 2)

為什麼在智力、資本和機遇相同的條件下,有的人能步步高升,而有的人卻一敗塗地呢?歸根到底在於他們迎接挑戰、克服困難的能力一逆商的不同。

—保羅·史托茲:《AQ逆境商數》

1、笑對逆境才能收獲成功

逆境大學

一項關於“麵對人生前程”的調查顯示:人們一致認為未來的競爭將越來越激烈,生活的壓力也將越來越大。這種挑戰和壓力會使我們隨時隨地遭遇逆境。

如果種種逆境是無法回避的,那麼我們又將如何麵對呢?是沮喪、灰心、憤怒、絕望,還是消極地悲歎命運的不公?所有這些都無濟於事。隻有認真、辨證地對待逆境,逆境才會消失,才會變成一條崎嶇的小路將我們引向成功的殿堂。

因為逆境也有它積極的功能。

首先,隻有在逆境中人們才能學會如何思考;隻有在逆境中,在遭受失敗和挫折後,才能真正發現自己的不足。這些思考和經驗都能為前進打下堅實的基礎。古往今來,經過失敗、努力,再失敗、再努力,不斷在逆境中總結經驗教訓,最後成功的例子比比皆是。

為了發明電燈,愛迪生曾經嚐試了17,000次失敗,終於獲得了成功。正是他把每一次失敗都當成一次學習的機會,才使我們擁有了今天的光明。

其次,當挫折發生的時候,能給予我們警告,提醒我們加倍小心。逆境,是一座警鍾,它警告人們,之所以遭遇逆境,肯定是在某些方麵出了問題。或者觀念不對、態度不對、立場不對、方式不對、方法不對、計劃不對;或者客觀條件不成熟,天不時、地不利、人不和;或者主觀與客觀不一致,主觀願望違背了客觀規律等等。逆境有人為原因,也有自然因素,所以麵對逆境時,不能怨天尤人、消極等待,而是要積極地反思、客觀地尋找病症。

最後,逆境也給我們警示:人生有喜有悲,有順勢必有逆境,凡事不要驕傲,不要盲目樂觀,而應該未雨綢繆。

懂得了這些道理,逆境才能發揮其積極的功能,才能更進一步激起人們的鬥誌和求勝欲望。具有這種心態的人,逆境猶如興奮劑,激勵著人們煥發青春、鬥誌、熱情和潛能,向著希望的頂點不懈地攀登。

斯托夫人的優秀小說《湯姆叔叔的小屋》中湯姆叔叔的原型喬賽亞。亨森原是一名黑奴,他在曆盡曲折道路、戰勝重重逆境而獲得人生自由和經營上的成功後,坎特伯雷主教問他:“先生,你是從什麼大學畢業的?”亨森回答道:“逆境大學。”

“逆境大學”,多麼鏗鏘有力的回答,多麼意味深長的話語,這就是一個強者的聲音。他將挫折當成人生最好的教材,不斷地去抒寫。

勇往直前的立體人

麵對逆境,如果選擇了放棄,也就是選擇了失敗。在人生的旅途中,一些人雖然也曾經努力過,但收效甚微。這是因為在前進的路途中遭遇了困難,漫長的看起來毫無結果的征途使他們厭倦了,於是他們就會停下來,尋找一個避風的港灣,在那兒躲避風浪。

沒有什麼比半途而廢的放棄和喪失希望對未來威脅更大的了。放棄和喪失希望不僅不能解決現實存在的問題,而且還會讓我們在未來陷入更大的困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