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節 理性對待孩子追星,成長從追星開始(1 / 2)

對現在的孩子而言,“追星”是一件非常普遍的事情,隻不過是程度大小的問題。

很多家長談“追星”而色變,對於孩子“追星”,不管什麼原因,總是采取簡單粗暴的方法製止。其實,“追星”和崇拜領袖、崇拜勞模、崇拜戰鬥英雄差不多,雖然時代不同,崇拜的對象不一樣,但是其中的心理特征卻是一樣的。大多數人“追星”都是從青春發育期開始的,到了一定的年齡就會自然終止。

家長大可不必對孩子“追星”過於擔心,“追星”應該說是孩子尤其是青春期孩子的一種正常行為,是青春期不可避免的現象。青少年成長期間,社會角色意識開始覺醒,非常渴望得到自我認同和社會認同,而明星受公眾追捧、風光無限,往往成為青少年模仿的榜樣,通過模仿明星的服飾、愛好、習慣,想象自己也像那個被人喜歡的人,借此獲得滿足感。大多數孩子的“追星”僅限於收藏幾張他喜歡的“明星”照貼在床頭,聽這位“明星”演唱的磁帶、碟片,或偶爾花錢買票聽這位“明星”的演唱會,搜集這位“明星”的一些生活資料……如果僅限於這些,家長不應橫加幹涉,孩子緊張學習之餘,聽聽流行歌曲,讓生活豐富多彩些,有利於健康成長。

孩子追星,追求偶像對孩子也能起到的一些積極作用:孩子有崇拜的偶像,他能夠從別人身上找到可以學習的優點,說明他不是一個自大、自負的人;因為喜歡明星而喜歡自己,因而獲得自信與歸屬感,是青春期孩子特有的心理表現;偶像可以幫助孩子樹立前進的目標;崇拜偶像的種類可以間接反映孩子的價值觀取向,便於家長及時了解孩子的心理動態並加以引導。

如果孩子“追星”超過了一定的限度,就要給予一定的引導。一些少男少女們為“明星”偶像或喜或悲,離家出走、甚至自殺,這種狂熱的行為使許多家長大惑不解。

天宇今年上初二,上課不好好聽講,回家不認真做功課,成績直線下滑。一切原因都是因為他迷上了謝霆鋒,而且像著了魔一樣,這讓家長擔心不已。

天宇從發型、衣著再到舉止言談,無一不在模仿他的偶像。因為謝霆鋒不苟言笑,一副“酷樣”,原本開朗活潑的天宇也變得不愛說話,整天板著個臉,無論誰與他說話,能不回答的他盡量不回答。問他為什麼要這樣,他說:“不說話那才叫‘酷’!”

在模仿謝霆鋒的同時,他對娛樂圈充滿了興趣,雖然沒有什麼表演方麵的天賦,卻整天嚷著要去拍電影錄唱片當明星。每當家裏人說他唱歌、跳舞不行時,他就會振振有詞,說他缺的隻是機會,隻要有人願意包裝炒作他,他也能當明星。天宇這樣的心態怎麼能讓家長不擔心呢?

天宇因為頭發長被老師規勸剪短頭發,這本來很正常的事情,卻招來兒子極大的反感,一天到晚嚷著不想去學校。最讓人擔憂的是,自從迷上謝霆鋒之後,整個人的心態都發生了變化。因為有謝霆鋒的外表對照,兒子覺得自己的臉太大,不好看,總是疑心自己的樣子無論到哪裏,都會惹人討厭,自卑感與日俱增。

家長由於反對天宇追星,與孩子的關係也鬧得越來越僵,甚至幾次動手打了天宇。家長認為:僵就僵,反正為了孩子好。

由於青少年的思想和心理上的發育都還不成熟,追星有可能會導致青少年心理上的偏頗。一些青少年崇拜偶像到了盲目和瘋狂的地步,以至於影響了學習和正常的生活,這就是一種“心理缺陷”。要避免這種現象,關鍵在於要及時正確地對孩子們進行引導,讓孩子對“追星”有個理性認識,對“明星”有客觀認識。家長最重要的就是要和孩子們交流和溝通,既不能盲目地縱容,也不應該一味地反對。一些家長對孩子追星采取了一種簡單粗暴的製止方式,對孩子進行嗬斥、漫罵甚至毆打,想達到使孩子放棄偶像的目的,但實際上,這樣做的結果卻往往事與願違,反而導致一個很自然的結果:青春少年越來越叛逆,對來自家長、老師的教育,很難心平氣和地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