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光棍感恩除瘧疾 大王設計請醫生(1 / 2)

卻說貝仲英自接家眷以來,常住趙家西宅行醫,名聲日大,生意日廣,定了診規,出診兩元,門診半元,每日門診出診,多則三四十號,少則二十餘號,家財日積日多,更兼廉氏善於持家,凡銀錢出入,一手經理,毫無苟且滲漏。光明迅速,不覺過了三四年,又是二月初旬天氣。一日仲英乘轎,自鳳山門看病回來,正是黃昏時候,剛剛進得城來,近城街旁,有一座水龍宮,平日都是一夥光棍潑皮居住,那時一個光棍吳阿三,患瘧寒冷,正在那裏當街烘火盆,轎夫抬了仲英,走得急了,不提防一腳踏翻了火盆,掀得火炭滿地,隻聽得大喝道:"你這個直娘賊,將我火盆踏翻,你老子正因發瘧寒抖烘火,你這狗食的,跑那裏去。"一手揪住轎夫,把那頂轎子一掀,幾乎把仲英掀出轎來,轎夫遂乘勢歇下,仲英聽得他說發瘧寒抖,即說道:"你那人不要動氣,你說發瘧寒抖,我送一方子與你,包得一兩副就好,不必烘火盆。"阿三聽得仲英說與他方子,即放了手,說道:"既是郎中先生亦好說,然我吳阿三贖藥亦無錢。"仲英道:"不妨,我再與你藥錢。"當時出來,即在水龍宮前凳子上,討些火照了,開出一方,是柴胡八分、黃芩一錢半、桂枝五分、白芍一錢半、草果仁六分、知母一錢半、花檳榔一錢半、生薑兩片、紅棗二枚,此方是仲英祖上傳下來的,治日日瘧、閑日瘧,百發百中的妙方,服在瘧發前一個時辰,或不用柴胡,用青蒿一錢半亦好。分兩不可加減,至於伏暑轉成的症,宜服竹葉石膏湯,暑瘧加入香蕾一味,溫瘧但熱無寒的,用桂枝白虎湯,亦無不靈。仲英祖傳,準此等方法最好,以外都平常了。當時開好了方子,又取出洋錢兩塊,一同交與阿三,阿三轉怒為喜道:"如此叨光先生,隻是不當的。"仲英道:"好說。"即乘轎回去,阿三拿了方子,將洋錢收入袋內,一徑到濟生堂藥鋪,贖了兩劑,洋錢卻不肯打散,等藥贖停當取了藥後,說聲登一登帳,一直出店去了。店內見是個光棍,隻得由他去了。

阿三回到水龍宮內,將兩劑藥合煮了一鍋,分三大碗一齊吃下,當夜出了一身大汗,瘧疾霍然好了。歇了兩日,阿三自思道:我幾日不到李三郎家去賭錢,前幾天輸光了,正沒奈何,虧得這位先生,如此慷慨,問起來,說是湧金門內大街上貝仲英先生,等我贏了些,買些禮物去謝謝他方好。當夜即到鳳山門外李三郎家,去押搖寶,恰好贏了七八塊洋錢,明日買了些糕餅之類,包成四個紅包,一徑來到仲英家內送上,正值仲英出來看門診,當時收了,又賞他兩塊洋錢,阿三歡歡喜喜回去。

自此阿三時常買些零星小物,到仲英家來送送,賺仲英的錢,仲英落得用些小費,做些人情在此等人身上,等他們說些好話,所以總加幾倍賞他。阿三逢人告訴仲英好處,仲英聲名,所以上上下下都說他好的,以後阿三在街坊吵鬧,打傷了人,逃出不知去向。過了五六年,仲英因先前已納一妾,今年八月初一,妾生一子,取名祖蔭,第三日設席請客,祝賀三朝,到晚客散,正收拾停當,隻見門外走進一人,看似軍官模樣,手提一個大包,進來對仲英唱了一個大暗,說道:"先生多年不見了。"仲英仔細一看道:"你好像吳阿三,今日從那裏來?為何如此打扮?"阿三道:"今特奉提台軍門之命,來請先生去診病,我自四五年前離了杭州,到了寧波,因有一個舍親在提台轅門當差,我因浼求舍親保薦,做了一個親兵,漸蒙提拔,現今做了哨長。因軍門大人,自七月以來,生了伏暑重病,因想到先生真好本領,竭力上薦,今特差我持了名帖,與請封二百兩,請先生早早惠臨。現有兵船一隻,泊在錢塘江口,務求明日撥冗前去。"當時仲英答應,即收了請封,留阿三吃過晚飯,宿在書房內,準備明日開船。

原來阿三自那年逃去,東飄西蕩,無處安身,後來合著一夥強盜,到了一個山頭,名陳錢山,俗名盡山,此山是江浙交界之處,江蘇海麵到此山恰盡,過此山即浙江界。江浙捕盜官兵每每你推我諉,不敢正眼覷他,所以做強盜的,往往盤踞此山。今山頭上有一個大王,名叫張保,是廣東海盜郭學顯餘黨,自學顯為總督百齡招降後,張保縱橫騷擾,粵海寧海,上下二千餘裏,殺了二總兵、一參將、三遊擊,甚為猖撅,督撫提鎮,無如之何。其先本在粵海一帶,後來擾及浙海,盤踞此山。今年自七月患病,因吳阿三說起貝仲英醫道精明,無人能及,屢欲來請,又恐公然直遂,請他不動,所以假托張提台邀請。當時仲英不知就裏,竟答應明日動身。至明日吃過早飯,帶了長子湘帆,及兩個傭人,坐了兩乘轎子,同吳阿三一徑到錢塘江口,歇下轎子,打發回去。當下扶上了船,船家忙忙起校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