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架起人際彩虹橋——交際好習慣(1)(1 / 3)

培養良好的交際習慣,就如同在人與人之間架起了一座友好的彩虹橋。在這座橋上,你需要鋪上更多名為尊重、禮節、真誠和信任等的七彩寶石,這樣一來,你在人際交往中將會表現得更加出色!

側耳傾聽:請張開你的耳朵

有位哲人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上帝給我們兩隻耳朵,卻隻給我們一個嘴巴,意思是要我們多聽少說。”這句話真切地告訴我們一個與人交往的法寶,那就是傾聽。

也許你會說,這算什麼法寶啊!這的確是一個法寶,有心理學方麵的研究證明,越是善於傾聽他人意見的人,人際關係越是融洽。

從某種角度來講,傾聽比話語更有力量。這種力量源於你對對方的尊重。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傾聽本身就是對對方談話的一種褒獎方式,耐心傾聽等於向對方傳輸“你是一個願意傾聽他講話的人”的信息。對方一旦得到了這種暗示,就會很自然對你產生好感和信任。

一位著名學者曾說:“成功的交談一點兒秘密也沒有……專心致誌地聽人講話這是最重要的。什麼也比不上注意聽對談話人恭維了。”

就人性的本質來看,我們每個人當然更為關心自己。每個人都喜歡講述自己的事情,喜歡聽到與己有關的事情,所以,我們要想使人喜歡我們,歡迎我們,那就請在滔滔不絕地表達自己時,別忘了用耳朵去聽一聽。可能有人會說:“聽別人說話還不簡單?”事實是,真正的傾聽一點也不簡單。這需要我們用心地聽,耐心地聽。

1.輔以肢體語言

有些時候,我們的舌頭或許能夠說謊,但我們的行動絕對騙不了人。人們往往在不知不覺中把他們的意識和感覺像打電報似的發送出去,他們自己甚至也不知道。因此,大家都是在聆聽及觀看“完整的人”。

所以,真正的傾聽要我們積極地用肢體語言表達出自己的關注。這些積極的肢體語言包括交談過程中要保持麵帶微笑,千萬不要顯出心不在焉或很不耐煩的樣子。我們還要常常看對方的眼睛,盡可能以柔和的目光注視著對方,但不要自始至終盯著對方,同時也可以不時地說“好的”、“明白了”、“請繼續吧”、“對”等語言來表示自己在認真傾聽。

倘若對對方所談到的內容比較感興趣,可以先點點頭,然後再簡單地表明一下自己的態度,最後再說“請繼續說下去!”“這件事你認為怎麼樣呢?”“還有其他想法嗎?”這樣會使對方談興更濃。

傾聽的時候,我們的身體不妨稍微前傾,這會鼓勵對方談下去。千萬不要做看表、修指甲、打哈欠等無關動作以免影響對方講話時的心情。人人都希望自己講話能引起別人的注意,否則,他還有什麼興趣講話呢?

2.不要急於下結論

在傾聽的過程中,不宜過早做出結論或判斷。當我們對某一事件下了結論時,就會產生對該事的判斷,這時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就會發生作用,導致自己不再認真傾聽他人的話語了。

況且,當我們未聽完對方的全部話語就下了結論,這時所得的結論往往是錯誤的結論。這不僅影響雙方相互交往,還可能會傷害到對方。因此,我們要等到說話者完整地傳遞了信息之後,再做出判斷。

3.體會對方的情緒

其實,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我們不僅僅要學會理解他人的情緒,還必須感受和體驗他人的情緒。在別人高興的時候可以與他分享快樂,在別人痛苦、失落的時候同樣要與他分擔痛苦和失落,這種用心與人交往的表現必然會贏得他人的好感。

4.不輕易打斷講話

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話:“你讓我把話說完,好不好?”“你先聽我說完,好嗎?”不難感覺到,這樣說話的人心裏肯定不舒服,覺得受到了傷害。如果我們是好的聽眾,那麼就要改正中途插話的毛病。

即使我們不同意對方的觀點,或者我們隻是想強調一些細枝末節,想修正對方話中一些無關緊要的部分,或者想說完一句剛剛沒說完的話,或者我們感到不耐煩,但這些都不是我們打斷對方談話的理由。這時,不妨讓自己的心安靜下來,等到對方的講話告一段落時,再表明自己的看法。這樣一來,我們既能得出正確的結論,還能讓對方體會到我們對他的尊重,何樂而不為呢?

5.聽出弦外之音

我們常常有這樣的經驗,就是許多話不便或者不能直說,往往會通過暗示來表達。別人也一樣,我們應該意識到這一點。

其實,聽出弦外之音,表示你是一個善解人意的人。比如你正在和你的朋友聊天,忽然來了新客,朋友對你說:“這個朋友是我多年不見的同學,好久沒有和他見麵了。”這時,你就應該聽出這句話的弦外之音,他是想你應該離開或回避了,免得你朋友想與新客細談,又怕怠慢你,左右為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