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理財不再是一個時髦的詞,而是我們人生中很重要的一門功課,也是我們每個人在生活中必須掌握的一項技能。養成記賬、儲蓄和節儉等理財的好習慣,是我們獲得幸福生活的基石。
理財課堂:培養財商小秘訣
看過電影《天下無賊》的朋友肯定對那個結結巴巴地說“IP、IC、IQ 卡,通通告訴我密碼”的搶劫者記憶猶新吧!這句話之所以讓人們忍俊不禁,就是因為“IQ”一詞。因為IQ代表的是人的智商。那你知道EQ和FQ 是什麼意思嗎?它們分別是情商和財商的英文縮寫。
按照現在西方的理論,情商、智商、財商,被稱為3Q,是人一生成長中最重要的三個基本素質。
美國一位著名的教育專家說;“一個人智商不足,可以用財商來彌補;情商不足,也可以用財商來彌補;但是,財商不足,智商和情商再高,也難以彌補。”因此,我們青少年若想真正成才,培養財商不可忽略,也就是說我們要養成良好的理財習慣。
1.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我們說要培養自己的財商,目的是正確認識金錢以及懂得如何運用金錢,然後自己去創造財富,使自己能夠過上富足的生活,絕不是讓自己成為拜金主義者。
2.加強理財觀念
如今我們大多數青少年都是獨生子女,過著衣食不愁的生活。父母辛辛苦苦掙錢,供我們吃飯穿衣、讀書學習,而我們覺得這是天經地義的、本來就應該這樣的。我們看到漂亮的衣服要叫父母買,看到同學的手機很時尚,也想要一個,我們卻不知錢的來之不易。
如果我們從小不會計劃用錢,隻會大手大腳花錢,缺少理財觀念,會影響將來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的。
3.知道如何創造財富
任何東西都不會自己從天上掉下來,現在我們的財源主要來源於父母。而這些錢都是父母辛苦勞動所得的。我們應該對金錢的獲得有明確的認識,並努力創造財富。下麵這幾點可供參考。
第一,我們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或參加一些有意義的活動,幫助我們樹立勞動觀念,比如在參加夏令營活動中,通過舞台劇表演、采摘勞動等形式體驗勞動的艱辛,體會父母勞動的不容易,知道錢來之不易。通過這樣的活動,我們會學著珍惜自己的勞動成果,並有了節約意識。
第二,不要隨便伸手跟父母要錢,合理控製消費,減少不必要的開銷,在家長的幫助下製訂短、中、長期的儲蓄目標。
第三,如果父母因為我們的學習成績或其他方麵有進步而獎勵我們,這是他們對我們勞動成果的肯定。我們應不在乎獎勵的多少,而應把獎勵的錢積存起來,這樣來體會勞動創造財富,做到不再亂花錢了。
4.知道如何用好金錢
手中的錢怎樣花,隻要不違法亂紀,我們每個人都有自由選擇的權利。花錢可以體現一個人的思想道德素質。因此,在使用金錢的時候,我們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要講誠信。信用是有序社會的強力支撐,也是一個人經濟生活的基礎,它對我們成年後的發展至關重要。因此,不管是花錢還是賺錢,我們都要做到講誠信。
第二,要舍得為他人花錢。助人為樂是一種美德,特別是在別人有困難時,要舍得慷慨解囊。
第三,學會做預算。麵對鋪天蓋地的廣告和名目繁多的促銷活動,不要迷信,我們應做出符合自己情況的判斷和選擇。另外,還要學會講價,避免被“黑心商家”欺騙。
青少年朋友們,我們要學著摒棄那種“一切有父母”的想法,從現在開始要注意培養自己的財商,把“理財”二字牢牢地裝在自己的腦袋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