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妙玉庵雙才遇香婆 煙花巷洪波戲聖人(2 / 3)

那七仙拎了茶籃,攜了洪波、小枝,別了四仙女、秋香、冷香,趁著晨曦,向東天門姍姍而去。

七仙女引洪波、小枝到得東天門時,隻見天門緊鎖,宮甲森然,旁邊轉出神力天王厲聲喝道:\"沒有玉帝聖旨一律不準出朝。\"

七仙女一聽佯作怒道:\"甚麼聖旨,連玉帝都被刺了,哪裏還有功夫親批聖旨,我是玉帝女兒,用甚麼聖旨?\"

神力天王道:\"天王以國家大事為重,兵聽將令,王聽帝命,這是太上老君和李天王指令,須嚴厲執行。\"

正說間,那玄武大帝聞聲從玄武殿後轉出,見是七仙並兩位侍女,便招呼道:\"七妹子如今往哪裏?\"

七仙女一見,心中暗喜,忙道:\"家母讓我到峨眉采茶,要夜來香茶為玉帝澆悶,這神力大叔非管我要甚麼聖旨,硬是不讓出去,奈何?\":

玄武大帝笑道\"\"神力天王也是忠心在朝。說完對神力天王道:\"這七仙女我來擔保,出了差錯我一人負責,就讓她們出去吧。\"

神力天王見玄武大帝擔保,隻得令天兵開了東天門放三人出朝。

七仙女謝過了玄武,引二人往東匆匆而去。

行了約摸百裏,到得一山,果是峨眉山,山勢險峻,茶林橫香,山猜鳴啼,支霞托鬆,間鬆岩柏,清楓香竹。七仙女道:\"你們沿這山間棧道往東便是天國民間,我不遠程再送了,為了回複天王,我到娥眉仙境且住二日,等得天朝平息拎些清茶回朝自是。\"說完飄然往深山裏去了。

洪波小枝沿關棧道往東趕去,山巒重疊,茂林幽溪,到了天晚,二人都有些饑寒。正行間,見前麵有隱隱亮光,洪波道:\"有光必定有人,咱閃不妨到前麵瞧瞧,莫非有人家,借上一宿,再趕路不遲。\"

二人加快腳步,隻見在那竹林深處,有一茅庵,清花談草,殘鬆斷竹,倒也淒清,隻見橫書:\"妙玉庵\"三字,兩旁也有對聯:

窮在鬧市無人問

富在深山有遠親

洪波上前叩門,一位半百婆娘開門,尼姑打扮,但見:

幹癟且龍鍾,兩眸卻頑凶;黑衫遮不住,瘦骨在其中。

小枝道:\"老尼媽,我們是外國遊客,因到天朝遊曆,歸來已晚,請留我們住上一宿,明日一早便自起身。\"

那婆娘見二人穿戴整齊,容貌秀麗,忙道:\"這茅庵隻我一人,你二人若宿莫說一宿,就是十宿八宿的,我倒覺得不寂寞。\"說著引二人進去,到了正屋,那婆娘又端來粗食素菜,讓二人用了,小枝道:\"老媽媽幾時到這妙玉庵出家的?\"

那婆娘道:\"自小就出來了,我以前是紅樓國人,在那翠櫳庵當尼姑,後來被一夥汪洋大盜盜去,便拋到這裏。我無處謀生,在這裏蓋了一庵,本名妙玉,所以這庵稱作'妙玉庵',如今算起來也有幾十年了。\"

洪波道:\"你為何不回到紅樓國去,卻在這裏養老?\"

婆娘道:\"我被那夥強人劫後,那翠櫳庵便被賈家四姑娘惜春占去,我也無顏再尋回國了。\"

洪波、小枝心中不禁暗歎:年代飛逝,那年少惠質的妙玉轉眼幾年便成衰婦老媼,真是淒涼。又敘一回話後,那婆娘便引二人來到西廂,揀兩張床睡了。

洪波覺輕,睡至半夜,忽聽庵外一聲呼哨,睜目順窗隙往外一瞧,隻見牆外躍進幾條黑影,來到東廂窗下,悄悄敲了三下,那婆娘將蠟燭點燃,披衣開門。那夥人進去後也不知低語了甚麼,有兩個人朝西廂而來。洪波大驚,慌忙去喚小枝,誰知竟叫不出口,身子反飄蕩蕩起來,以後便人事不省了。

洪波醒來時,隻覺金碧耀眼,朱紗幔帳,宛如仙境,不知是何處,瞧瞧自己身上還是秋香那身裝束,想起昨夜之事,隻不知小枝在哪裏,於是下床往門口走來。從樓梯走出兩位彪形大漢攔住她,其中一個道:\"小姐,不許出去,如今你已是偷香樓的人了。\"

洪波一聽不禁怒道:\"甚麼偷香偷玉的,我是海內遊客,讓我出去。\"那大漢是凶頑之人,見洪波硬要下樓,一掌打過去,洪波一個趔趄險些倒於地上;沒奈隻得走到窗口,往外一看,但見:

橫街花巷,有秦淮歌女插花戴簪。石橋畔船,有中原聖者披巾搖扇。油壁香車,滿車香風遮不住;瘦驢老馬,騎上君子更偷閑。千裏迢迢,煙花巷裏,雲集隱逸名賢;風塵仆仆,聖人國中,誰曉偷香竊眠。

但見西南方向馳來一輛古代牛車,車上半臥一個花白老者,七旬上下,一持棒大漢正在趕車。車子在樓下停住,幾個豔裝粉頭娘子將車上那老頭扶了進去。洪波心裏惦記小枝,甚覺悵悶,倚住那床頭又昏昏睡去。

將近傍晚,隻聽得娘子喚聲:\"小姐,醒醒,先吃些糖果。\"洪波驚醒,見那娘子年正妙齡,粉麵豔服,上前一把扯住道:\"你告訴我這是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