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會兒,他背來一具死屍,叫道:\"李大哥,你看這個是不是?\"
李逵一瞧登時火冒三丈,叫道:\"這那裏是先生,這是那顛倒國的太後司馬光的,他是個大奸賊,也是剛死的。\"
時遷道:\"既是這樣,那先生的屍身可能不在這裏了,新來的就這麼一個司馬光。\"
正說間,忽從外麵闖進兩個大漢,這兩個大漢一個是孟良,另一個是焦讚。孟良驚道:\"宋押司原來是你們打死的,那嚴嵩和潘夫人一定是你們打的。\"
李逵怒道:\"怎麼?你們還替這幾個賊人鳴冤叫屈?!\"
焦讚笑道:\"休要誤會,你們打人,不關我們的事,我們是陽司部的判官,不管這陰司部的事情,我們是來找秦叔寶、尉遲恭做客的。\"
李逵一聽,驚道:\"有個陰司部卻還有什麼陽司部?\"
那孟良笑道:\"你是生人,不知我們閻羅國國情,這閆羅國共有兩個司,一為陰司部,一為陽司部;這陰司部總管是嚴嵩,押司宋江,判官是秦瓊、尉遲恭;而陽司部總管卻是海瑞,押司是於謙,判官是我和焦讚,因此不關我們事,我們是鐵路上的警察--不管這一段。請問尊姓大名?\"
李逵和時遷報了姓名,那孟良喜道:\"早聞哥哥大名,不想今日幸會,我們是楊家將,你們梁山好漢,都是豪傑。請問你們到這爾有何貴幹?如果有用得著的地方盡管說。\"
李逵把尋陳洪波生死冊之事說了。那焦讚笑道:\"那陳洪波既是正人君子,遊子,那一定是在我們海大官人掌管的飄零台,你們可到我們那邊找去。\"
孟良道:\"那陰司部押的都是君子,這陰司部押的都是奸詐小人,無怪乎你尋不到那洪波先生,不過如今何不把這陰間部小人的生冊一筆勾去,豈不為人間造福?\"
李逵稱是,當下請眾人搬過那些生死冊,揮動大筆,一氣把這陰司部生死冊的\"生\"字都勾去,然後又把司馬光填上,也勾去生冊。
那秦瓊、尉遲恭聽到小鬼稟報,自然尋到這裏,見李逵打死宋江,打傷嚴嵩、潘金蓮,暗自歡喜。原來這秦瓊、尉遲恭被嚴嵩請來後,方知嚴嵩和宋江的為人。原來宋江平日和嚴嵩勾搭,凡是到這陰司部的死屍,宋江都派小鬼扒去屍身的珠寶首飾,凡是羞花閉幕的娘子,都由嚴嵩、宋江勾去\"死\"字供他們享樂。
潘金蓮便是嚴嵩勾去\"死\"字複活的,這些事秦瓊、尉遲恭看在眼裏,心中憤憤不平,但忠君思想又占上風,一直忍氣吞聲過日子,今日見李逵大顯身手,心中如何不喜。
李逵救洪波心切,急著要到陽司部,於是辭別秦瓊、尉遲恭,時遷因要到商賈國去,也與李逵作別,李逵與他們一一告辭後,便隨著孟良、焦讚往陽司部而來。
陽司部就在陰司部的西邊,拐過幾條街,有三十裏地麵便到。但見光華耀眼,一片紫氣。原來那陰司部白晝漆黑,這陽司部卻是白晝光照,竟是兩樣。一行人來到陽司部的奏堂,李逵用刀柄擊鼓,但見鼓聲中,海瑞正氣凜然上堂,那海瑞和眾閆羅列於堂上,孟良、焦讚分立兩旁。
有詩道:
糾糾千秋史,赤赤一才賢。
肅肅功名立,凜凜海青天!
李逵揖首向前奏道:\"敬告閻羅國陽司部總管海大官人,有遊子陳洪波力圖拯救顛倒國民,變法圖強,被臣官玉堂春政變推翻,被流寇殺害,請大人批準勾'死'冊,救他一命。\"
海瑞整整青袍道:\"既是如此,那判官孟良、焦讚帶你勾掉陳洪波的死冊便是。\"說完,發下令箭遞與孟良、焦讚。
孟良、焦讚接了令箭,於李逵來到陽司部泉台。那陽司部押司於謙正在審閱生死冊,一見孟良手裏令箭,忙得他們引到\"飄零台\"生死間,查閱生死冊,查來查去,卻沒有,'陳洪波'姓名,於是道:\"那陳洪波想是沒有死,這遊子生死冊都已查閱,並無其名。\"李逵悶悶不樂,卻不好說出甚麼,隻得退出,剛到門口,但見走來一散發美婦。
正是:
陰陽奇事橫今古
天下遺聞笑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