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保笑道:\"現在是陛下了。\"
完淳道:\"甚麼避上避下的,我是說嶽武穆王在嗎?\"
張保道:\"正在書房。\"
完淳道:\"你帶我去見他,我有事找他。\"張保應諾,引完淳二人穿過幾道短廊,進了月亮門,來到一間書齋,嶽飛正伏在案上看<<精忠傳>>,見夏完淳二人進來,馬上讓坐。
完淳救人心切,敘了一會兒,便從良史懷裏摸出北宋史冊,嶽飛一見大驚道:\"你這是從哪裏弄來?\"
完淳讓嶽飛細閱,嶽飛閱畢,急道:\"這分明是篡史,我嶽飛當年隻因精忠不夠,才被宋高宗和那秦檜丞相打入天波獄,與我兒嶽雲同死,哪有秦學士之事?!\"
完淳和北宋良史再三解釋,那嶽飛隻是一心讀經,致力於翻閱<<精忠傳>>,不信良史之話,完淳無奈,隻得仰天長歎三聲,走出穆王府。
這時已是中午時分,完淳剛出了忠臣國,踏上土坡,隻見從山後轉出幾個騎馬的陌生小將,完淳一見還疑是奸臣國兵,大驚失色,不知如何是好。
夏完淳瞧那三人,隻見一個是白馬白袍白臉,一個是黑馬黑袍黑臉,一個是紅臉紅袍紅馬。
但聽那白袍小將仰天哈哈笑道:\"莫不是腐儒書生,到那名利國趕考?\"
那黑跑小將也指著夏完淳道:\"習文不如習武,還是操練武藝到將軍國比武去吧。\"
那紅袍小將道:\"你可是到宮花會吟詩賞花的?\"
完淳見那三人都是一團正氣,看樣子不是奸臣國人,於是從容道:\"我是書香國人,叫夏完淳,不是什麼趕考的。\"
那白袍小將道:\"莫不是天國人稱'小諸葛'的夏完淳?!\"
完淳揖首道:\"正是。\"
那三人一聽,慌忙滾鞍下馬,齊聲道:\"失禮,失禮!\"
完淳扶住三人道:\"請問姓名?\"原來那三人不是別人,正是前日在遺民國打擂的三位英雄後代,白袍小將是薛仁貴的後代薛小覃,黑跑小將是李元霸後代李小慶,紅袍小將是羅成的後代羅雄。
夏完淳便對薛小覃、李小慶、羅雄把那奸臣國欺人,楊小勇出兵牛頭山被圍一事說了。那三人聽完,一齊叫道:\"豈有這事?這秦檜老賊簡直欺人太甚!\" 薛小覃道:\"我等前去助牛頭山,與那嶽飛後代嶽雨,楊業後代楊小勇戰個高低!也與那牛皋後代牛莽、劉關張後代劉英、關翎、張猛、海內來人陳洪波、駱小枝結識,豈不為好?!\"羅雄、李小慶同聲稱好,於是三人拉馬隨夏完淳二人上了牛頭山。
楊小勇在牛頭山下擺了一陣,喚作\"金槍陣\", 牛皋等人正為那\"金槍陣\"發愁,見顧憲成引著楊七郎老將到來,高興非常,又見夏完淳引著薛小覃、李小慶、羅雄三位名將後代來到,更是歡喜。
奸臣國楊小勇在牛頭山下擺的這\"金槍陣\",乃是八仙之一呂洞賓所傳,東西南北各是六十支金槍,左右橫豎也是六十支金槍,每支金槍由一名將校掌握,牛頭山軍馬若衝,這陣便化做扇麵兒,一團團攏來,甚是厲害。
主帥台上,楊小勇執一麵令旗,左有嶽雨、秦玉娘、張立、右有呼延小青、楊小飛、楊小妹,威風凜凜,實是壯觀。
這時,那楊小勇又差人向牛頭山頭上戰書挑戰,薛小覃一看,怒火上升,一把將戰書扯得粉碎,說道:\"我不信有攻不破的甚麼金槍、銀槍陣,看我破它!\"。說完挺一支金槍衝下山去。羅雄恐怕他有閃失,也提一支金槍隨後跟去,李小慶一見兩個哥哥全都下山,也使一雙金錘拍馬下山。
牛皋恐怕有失,便引著楊七郎、顧憲成、劉關張、牛莽等人也下山來到陣前。
金槍陣裏,楊小勇一見有牛頭山軍馬衝陣,馬上將令旗一展,隻見全陣呈橘紅色,那金槍陣正首閃出一個三角形甬道。薛小青、羅雄、李小慶三人一見勃然大怒,各持兵器闖了進去,那奸臣國金槍手也不阻擋,放他們往裏衝去。
衝了約摸有一袋煙功夫,牛皋見那金槍陣紅霞蓋頂,煙霧騰騰,恐怕有閃失,便叫牛莽、劉關張、關翎、張猛四人衝陣,可那陣忽的一閃竟成圓形,弩箭齊發,衝不進去。
羅雄心中頗細,他見奸臣國金槍手毫不阻攔,知其中有詐,剛要召喚;哪知那金槍台上楊小勇將令旗一展,全陣又呈天藍色,一忽兒這陣忽地散開,鼓聲大震,刀林弩雨,將三人緊緊圍在核心。那薛小青、羅雄。李小慶忙用兵器將弩撥開,隻見出現一個\"楊\"字帥旗。
楊小勇、秦玉娘、嶽雨、呼延小青各從東西南北殺來;楊小勇一見是薛小覃、羅雄、李小慶三人,心中大驚,忙收槍揖首道:\"幾位賢弟為何而來?\"那李小慶罵道:\"可惜你是楊家後代,卻助奸臣國,那潘賊陷害你們全家,如今你卻助他,人道子繼父業,你卻子叛父業,還不下馬受縛?!\"
楊小勇一聽,不由大怒道:\"我本好心待你,你卻出言不遜,先問問我這杆金槍答應不答應!\"說著一挺金槍朝李小慶心窩刺來;李小慶毫不畏懼,揮起雙錘,宛如流星,兩人殺起來。
嶽雨接住羅雄,秦玉娘、呼延小青接住薛小覃,真是一場好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