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回 觀日出夜闖焚書台 入狐宅初識小聊齋(2 / 3)

婦人笑道:\"我兒福份大,哪裏傷得著他一絲一毫,真是枉費心機!\"

那人驚道:\"敢是荊軻那廝騙我老頭,我那一萬兩金子已讓子路給他了,唉,吃虧上當就這一次。我這裏共有十萬兩金子,這是玉帝贈給我的路費,前年玉帝把我召到靈霄殿,令我周遊天國,搜羅信徒,網羅黨羽,宣揚'克己複禮',抵製李逵、陳勝、黃巢等人的起義軍和反天勢力,以複天禮,保住天朝。\"

洪波正聽得真切,不提防有人一把將他扯下,大聲喝道:\"你是何人?好大膽子!竟敢偷聽?!\"說著一拳向他打來。

洪波見他打來,知事不好,慌忙躲過,撒腿往外就跑;剛跑至門口,又撞一人,竟把那人撞個跟頭。

洪波也不管那許多,還是一股勁往前跑去。

跑著跑著,被一道高牆擋住,他見牆下有一洞,正好容一人過去,於是也不管水濁草紮,一頭鑽了出去,沿著林間沒命往樹林深處奔去。

正奔間,隻見前麵有一深宅大院,洪波便往院門而來,誰知叩了半天,竟無人開門。

洪波此時已甚困乏,見後麵無人追來,於是便乘五更天色往那草叢裏呼呼睡去。

一覺醒來,已是第二日晚上,隻聽大院裏人聲喧沸,仿佛還有簫笛琴弦之聲。洪波又上前叩門。

門開了,現出一位青衣女子,那女子:

誌操泉守立,

心善托狐仙。

青史淡淡墨,

至今有詠篇。

雲鬢風裏懸,

一笑一弦然。

朱紫卻今日,

青衣有明天。

女子問:\"先生,你是何人?\"

洪波道:\"我求借宿。\"

那女子道:\"你不知,我們這莊院喚作:'夜半狐聲',莊主是蒲鬆齡先生,極為好客,白日不見客,空臥書房,如今夜裏著書論文,如今住那'文宮樓',我去通報一聲。\"

洪波應諾,那青女進去,而來報:\"蒲先生請先生進去。\"說完引洪波進莊。

那洪波進去,青女將深宅大門緊關。穿過影壁,竹林稀疏,上有一張大匾,匾上書道:\"蒲公莊\"

兩旁有幾間靜室,順著石階,過了月亮門,又有一叢碑林;石碑橫縱,淒清不堪。再進一扇形門,又有野蒿林立,苦雨淒風,似乎還有啼哭之聲。洪波不禁遲疑,於是扯那青女問道:\"這是何處?那莊主究竟在哪裏?\"

這青女媚笑舒眉道:\"你隨我走吧。\"說著,又引洪波來到一座高樓。樓前有一汪清泉,水麵飄著浮萍。洪波見那水甚是清涼,探頭一瞧,猛然見水影當中有幾隻狐影,連忙抬頭,隻見那樓台上空無一物,又望那池,孤影又無,心中疑惑,不肯上前。

青女道:\"先生休要畏懼,這樓喚作'思歸樓',是莊主每年寒食讓莊客眺望故鄉之地,你瞧,上麵有一詩。\"

洪波細觀,上麵有一副對聯:

北雁高飛 西風染得紅林醉

南冠回首 東林吹得胡服碎

那壁上一詩道:

畫筆高樓藏蒲公,

聊齋緊鎖任西東。

胡香素裹話悲喜,

風氣盎然與不同。

金粉可曾瑪瑙翠,

淫心未有珍珠紅。

誰憐天下生涯女,

狐女國中任縱情!

洪波不解,正在琢磨,那青女扯他道:\"趕快進去,主公可能等得急了。\"

洪波又隨青女繞過幾道短廊,幾間靜室,來到一個僻靜去處。隻見有一亭子間,仰頭望去,足有十米這高,那上麵書兩個篆字:\"聊齋\"。

兩邊也有對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