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一經提醒,忙道:\"你們一人吟一首詩,不許重疊,給你們出一個題目,就詠'施公'吧。\"
那左邊的娘子先吟道:
平生愛蘭抱獨幽,
絕壁深山見風流。
一水飄得紗帽落,
千秋官場付東流。
揚州空載蓬蒿墨,
淮汝救災詩草幽。
哭向年年破巷處,
不知退隱有寒秋。
左邊的娘子也吟道:
每逢辭仕總閑遊,
寧願寒酸任自由。
雁塔風光空自賞,
雞啼報曉懸衣裘。
蘭香卻有蓬香氣,
竹影徒生孤影丘。
百代書生談筆墨,
可憐僻巷剩憂愁。
包拯聽完,覺得二人又都像嬌月平時所吟,氣得火冒三丈。彭公道:\"包兄,那嬌月不是有一貼身丫環喚作玉雯的嗎,她跟小姐朝夕相處,必然知道哪位是客小姐,怎麼不將她喚來?\"
此話提醒了包公,包公趕快差人去尋玉雯,那玉雯原來正在施公府與丫環們玩紙牌,聽得包公召喚,趕快前來;她一見二位小姐相似,也是大驚。包公道:\"玉雯,你看這二人哪位是你服侍的小姐?\"
玉雯上前凝目細看,二位都沉魚落雁一般,水性芙蓉模樣,隻得搖頭。
包公一看玉雯也認不出,急道:\"這如何是好?!如何是好?!\"
這時,隻見濟公笑嗬嗬上前附在包拯耳邊說道:\"包兄,我倒有一條計策,不知可行?\"
包公道:\"隻要能辨真假就行。\"
濟公笑道:\"客小姐是你的娘子,你隻要??真假就能辨清。\"
包拯一聽,連稱妙計,於是喚眾人出去,隻留下丫環玉雯在房內,將門虛掩。然後返回身來對那二位娘子道:\"你二人將衣服脫了。\"
正說間,忽聽外麵一陣喧嚷,聽得又有賊人去盜清官印。包拯一聽,忙撇下二人,往外奔去,奔到清官堂,那施公道:\"清官印讓幾位女俠盜跑了!\"包公一聽,氣得胡子亂抖道:\"快喚花將軍追捕她們,休要她們跑了!\"幾個差人領命自去。
包公道:\"快傳令四城守將,緊閉城門,不得放走一個賊人!再發文書到各地,捉拿賊犯。\"
濟公道:\"這夥賊人來頭不小,看來一定要請能人來捕才行,我去明智山請智清、智化、智真三位道士前來協助捕捉賊人。\"
包公、施公一聽大喜道:\"隻得煩濟先生走一遭了。\"濟公告辭自去。
包公、施公等一同回到珠樓,隻見房門半掩,玉雯被綁在院內榕樹上。包拯大驚,忙令差人上去解了,玉雯哭道:\"大人,你剛剛走,那床上女子便將我踢翻,拖到樹上綁了。她又回到房內,這客小姐與她灑淚而別,一直送到樓後。\"
包拯急道:\"那客小姐呢?\"
玉雯道:\"又返回房內去了。\"
包拯聽了氣得牙齒打顫兒,從公差手裏奪過快刀急入珠樓。
隻見梁上吊著客嬌月,那賊人不見。包拯又氣又惱,氣得揚刀將那客嬌月屍首一連砍了數刀,將她砍得皮開肉綻,鮮血淋漓。
詩曰:
客家娘子有姿容,
投入忠貞官府中。
可憐殉情懸吊死,
誰思巾幗同戀情。
包拯正在惱火,猛聽得又有差人報道:\"大人,不好了,死牢那邊來了賊人!\"
包拯一聽,猛然想到死牢無強將把守,忙攜施公。彭公往死牢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