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猶太名人軼事(3)(1 / 3)

隻能怪自己

數十年來,畢加索一直作為歐洲畫壇的領袖人物。他首創立體派,不用視像而用想像來繪畫,把想像到的靈感畫出來,不是在表麵的景像上下功夫。

在實踐中,畢加索悟出這樣一個道理:“隻有立體派才能表現最完整的意念。”他的畫不逼真,有的人批評他的畫難懂,他回答說:“我不懂英文,英文書對我像白紙,但這並不表示世界上沒有英文。因此對自己不懂的事,隻能怪自己,不要責怪別人。”

一輩子才學得像小孩子畫的一樣

畢加索是舉世公認的最富有的畫家之一。1967年,他作的一幅畫竟賣出五十多萬美元的高價,恐怕曆史上還沒有別的畫家,生前能賣出比他更高的價錢。

但還有的人嘲弄畢加索欺世盜名,說他的作品好像小孩塗鴉。對此,他淡然一笑,說:“我十二歲時,已經能畫出像拉斐爾那樣的畫,然而學了一輩子,才能學得像小孩子畫的一樣。”

·海涅的幽默軼事

一無所有

海涅和他的兄弟馬克西米利安乘著一輛輕便的敞篷馬車,從哥廷根到海利根施塔特短途旅行。當他們到達普魯士邊境的時候,有人在欄木旁邊大聲喝道:“停下!”

一個紅鼻子士兵向他們走過來,並問詩人道:

“叫什麼名字?”

“亨利希。”

“姓什麼?”

“海涅。”

“有海關稅金嗎?”

“除了思想和債務,一無所有。”

石頭落地

海涅經常收到許多朋友寄來的詩稿。有一次,他收到一份欠郵資的稿件。拆開一看,裏麵一首詩也沒有,隻有一捆稿紙,並附有一張小紙條,上麵寫著:

“親愛的海涅,我健康而快活,衷心地致以問候,你的梅厄。”

海涅手裏拿著郵件,猜不透這位朋友的用意。

幾天以後,梅厄也收到了一個欠郵資的沉重的郵包。他打開一看,竟是一塊大石頭,還有一張便箋,上麵寫道:

“親愛的梅厄,看了你的信,我心裏的這塊石頭才落了地,我把它寄給你,以紀念我對你的愛。”

彌補缺陷

由於海涅是猶太人,所以常常遭到無理攻擊。在一次晚會上,一個旅行家對他說:“我發現了一個小島,這個島上竟然沒有猶太人和驢子。”

海涅不動聲色地說:“看來,隻有你和我一起去那個島,才能彌補這個缺陷。”

海涅與基督徒的對話

一個基督徒對海涅說:“您和耶穌是同一民族的後裔,我若是您,會引以為自豪的。”

海涅說:“我也如此,倘若除了耶穌再無一人是這個民族的後裔的話。”

詩人的心願

1841年,海涅與巴黎皮貨店的一個女營業員歐仁妮結婚。這是一個不幸的結合,歐仁妮沒有受過教育。愚昧無知而且虛榮心極強。海涅對她的愛情沒有能夠使他克服自己的缺點。詩人臨死的時候,把所有的財產都留給了她,條件是她必須再嫁一個人。

“這樣,至少會有一個人會因為我的死而感到遺憾。”海涅這樣解釋說。

·基辛格的幽默軼事

叫“殿下”也行

基辛格被任命為國務卿的第二天,舉行了一次記者招待會。會上,一位瓦萊裏亞尼的記者提了一個問題,會場的氣氛立刻活躍起來。

“您喜歡稱呼您國務卿先生,還是國務卿博士?”

“我不講究外交禮節,”基辛格一本正經地說,“即使你叫我‘殿下’也行。”

困難的謙虛

有一次,基辛格應邀講演,主持人介紹之後,聽眾起立,台下響起了一片掌聲。最後掌聲終於停歇了,聽眾坐了下來。這時基辛格開始說:“我要感謝你們停止鼓掌,因為要我長時間作出一副謙虛的表情是很困難的。”

你說有多少

基辛格參加美蘇戰略武器談判並簽署協議之後,他立即在自己下榻的飯店舉行記者招待會。在會上,基辛格透露說:“蘇聯每年大約有生產250枚導彈的能力。”

“我們美國呢?”敏感的美聯社記者馬上接過話頭,“我們的導彈生產能力怎樣?核潛艇又有多少?”

“很抱歉,我不知道美國每年生產導彈的枚數,”基辛格答道,“不過,核潛艇的數目我倒是清楚的,但我不知道是不是屬於保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