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從草原到紫禁城(1)(2 / 3)

就在姑侄倆猛生女兒的同時,皇太極已於1626年登上了後金大汗的寶座,盡快為他生一個兒子,就更成了科爾沁的當務之急。

終於,在皇太極稱汗八年、已經將稱帝計劃提上議事日程的時候,再也忍耐不住的蒙古科爾沁又將一位格格送進了沈陽城。她就是布木布泰的親姐姐海蘭珠。

海蘭珠生於1609年,於天聰八年(1634)嫁給皇太極的時候已將二十六歲,她比妹妹布木布泰更美更溫馴,為什麼當初卻是布木布泰先嫁皇太極呢?是不是當時她已經訂婚或已經出嫁了?史料中沒有十分明確的記載。

海蘭珠雖然已非青春少女,但她入宮後卻贏得了皇太極的格外喜愛。成婚的第二年,當後宮定製的時候,她尚未生下一男半女,就已經高居後宮次席,如果哲哲不是她的姑媽和媒人的話,隻怕皇後之位也得讓她來坐。崇德二年(1637)的七月,二十八歲的宸妃一舉得男,為皇太極生下了第八子。更錦上添花的事情緊跟而來:崇德三年(1638)正月三十日剛入夜,二十五歲的莊妃也在連誕三女之後生下了一個兒子,即皇九子福臨。半年的工夫,就有兩個帶著滿蒙共同血統的皇子降生在剛建立的清國,讓科爾沁草原和皇太極都欣喜若狂。

在這兩個兒子中,皇太極偏向的當然是皇八子,這孩子不但是他最心愛的女人海蘭珠所生,就連排行都與他這個父親一樣。更重要的一點:皇八子是皇太極稱帝後誕生的第一個兒子,他是真正的皇帝長子。為了他的誕生,皇太極還頒布了大清國有史以來的第一道大赦令,這與明王朝嫡後生太子的待遇一樣,可見皇太極對這個兒子寄予的厚望。這當然使做母親的宸妃以及她身後的科爾沁草原心花怒放。

然而這孩子的命運太不濟,還沒有活到第一個周歲,連正式的名字都沒有,就在新年之初遽然夭折了。

兒子的死,令皇太極非常傷心,這時他還盼望著宸妃能再為自己生下一個兒子,誰知道宸妃脆弱的神經卻不能與丈夫久經戰陣的堅韌相比,她受不了這樣極端大喜大悲的刺激,很快就思兒成疾,身體日複一日地垮了下去。這樣的憂傷似乎也損害了她的生育機能,雖然她幾近專寵,但此後幾年間再也沒有生育。崇德四年,皇太極為了安撫海蘭珠,又將她晉封為“賢妃”,但是一個空泛的名號怎麼抵得了親生的孩子,看著後宮中的女人陸續生育兒女,想起自己的孩子,她的身體毫無起色。

崇德六年(1641)九月,海蘭珠終於熬到了人生的盡頭。這個消息沒有誰敢耽擱,迅速被報到了正在錦州與明朝守軍作戰的皇太極那裏。九月十二日,皇太極立即丟下軍務踏上了返回沈陽的路途。五天後,晝夜兼程的他終於趕到了沈陽城,卻在入城之際得到了海蘭珠已經先一日病逝的消息。皇太極深受打擊,整個人都垮了,這個殺氣騰騰、下達屠城令眼都不眨的男人當著所有後妃、貝勒、大臣的麵號啕大哭,無論怎樣都難以勸止。在海蘭珠死後的第五天,皇太極甚至哭得昏了過去,太醫們七手八腳地救醒之後仍然神誌不清,口齒含糊,直到酉時(17—19點)才完全恢複。這個意外事件把宮裏宮外都嚇得亂成一團,皇太極麵對前來勸諫的文武官員也不禁有些自責,說:“天生朕為撫世安民,豈為一婦人哉?朕不能自持,天地祖宗特示譴也。”

隨後,終於有些緩過勁兒來的皇太極下令,為海蘭珠舉行隆重的國喪之禮,喪期內舉國停止宴飲娛樂。十月二十七日,海蘭珠被追封為“敏惠恭和元妃”,並於崇德八年二月正式下葬。

雖然皇太極嘴裏說自己不該為一個女人如此神魂顛倒,但是海蘭珠去世一兩年之久,他卻還是無法控製自己的感情,始終鬱鬱寡歡。於是王公大臣便請他外出打獵散心。誰知路程安排不夠仔細,竟然途經海蘭珠的墓園,於是這場散心適得其反,以皇太極的又一場號啕大哭終了。皇帝又重新深陷在極度悲哀之中。

皇太極雖然正當盛年,但是他過度肥胖,再好的千裏馬載著他也隻能日行百裏。如今影視劇中常讓一表人才身形標準的帥哥飾演皇太極,其實是大大的不符合史實。若是按“還原曆史”的標準選皇太極的特型演員,隻怕目前知名的演員中,隻有鄭則仕身材合乎要求。

這樣一個大胖子,又耽於女色,因此皇太極素有“風眩”(高血壓)之疾,時常“聖躬違和”也就不足為奇了。政務繁忙的勞碌,又加上海蘭珠之死的刺激,皇太極的身體更是每況愈下。

那場不合時宜的圍獵之後不久的一天,崇德八年(1643)八月九日,處理了整整一天內外政務的皇太極返回皇後哲哲的寢宮,在南炕上坐下少息。誰也沒有想到,這一坐下,五十二歲的皇太極就再也沒有站起來。大約是夜晚九點到十一點之間的亥時,清帝國的第一位皇帝猝然離世。他是怎麼死的,說法不一,但是很明顯皇後哲哲絕對不會想要他的命,因此他很有可能是在肥胖過度所致的基礎疾病上又加上了心力交瘁的夾攻,從而引發的猝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