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候的中國,很多人還不知道互聯網到底是什麼東西,他們認為馬雲一定是個騙子。但是,馬雲並沒有因為大家的不理解而束縛自己的手腳,1995年馬雲把廣告做到了中央電視台。當時有個編導見到馬雲後跟記者說:這個人不像好人,是不是個騙子呀!不過馬雲並沒有因此而受到打擊,相反他仍然像“瘋子”一樣不屈不撓地堅持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情,他天天都在提醒自己:“互聯網是影響人類未來生活30年的3000米長跑,你必須跑得像兔子一樣快,又要像烏龜一樣耐跑。”
1996年,馬雲的網絡公司不可思議地做到了700萬!也就在同一年,互聯網漸漸普及了,外經貿部同時也注意到了馬雲的公司。1997年,馬雲被邀請到北京,參與開發外經貿部的官方站點,之後馬雲的創業思路漸漸成熟:用電子商務為中小企業服務。這一次馬雲說幹就幹,回到杭州後不久馬雲就創辦了“阿裏巴巴”網站。
當初離開北京時馬雲對同伴們說:“我要回杭州創辦一家自己的公司,從零開始。願意同去的,隻有500元工資;願意留在北京的,可以介紹去收入很高的雅虎和新浪。”經過3天的考慮,部分人同意和馬雲同行,他們決定:“我們回杭州去,一起去!”
幾個月後,阿裏巴巴網站開始在商業圈中聲名鵲起。馬雲繼續樂此不疲地揮舞著他的雙手,到世界各地演講:“B2B模式最終將改變全球幾千萬商人的生意方式,從而改變全球幾十億人的生活!”
之後,正如馬雲“瘋子”一樣的行動速度,阿裏巴巴也得到了飛一樣的發展,馬雲的財富也隨著時間的流逝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馬雲成功了,他成功地成為了人們眼中閃亮的明星。
試想在最初見識到網絡時,馬雲也像當時的其他留學生一樣對網絡的作用視而不見,或是明明知道網絡的前景卻沒有付出實際行動去開發網絡資源的話,那麼估計現在大家都還不知道馬雲究竟是誰呢?
或許我們沒有馬雲的機遇和天賦,但是隻要我們努力,那麼我們就能有所收獲,要知道時間不等人,機會錯過就不再來,如果我們都像上述那個孤獨人一樣相信“有了電話,朋友就來”的話,那麼我們隻會離成功越來越遙遠。隻有行動起來才能更快地接近成功,哪怕隻是像個鍾表一樣“滴答”,我們也有轉3200萬次的時候。
積極主動的人才能更靠近成功
讓·保·裏克特曾經說過:“隻有行動才能給生活增添力量。”不能否認,善於積極主動抓住機會的人,就會讓自己的生活過得豐富多彩,更容易取得成功。積極主動不僅僅是一種心態,還是一種可以將你推向成功的動力。
機會,尋可得,坐可失。我們要想得到它,必須積極地尋找,敏銳地識別,果斷地抓住,準確地利用。而決不能隻把希望寄托在那些偶然事件上,抱著守株待兔的僥幸心理消極地等待機會。
有一個人有一天晚上遇到上帝,上帝告訴他說,有好事要在他身上發生了,他馬上會有機會得到很大的一筆財富,而且將在社會上獲得卓越的地位,並將娶到一個漂亮的妻子。
這個人興奮極了!在回家後就一直等待著這些好事的發生。
10年過去了,什麼事也沒發生。
20年過去了,依舊什麼也沒有發生。
……
直到死,這些好事也沒有降臨到他的頭上,他窮困潦倒地過完了孤獨的一生,最後甚至淪為乞丐,餓死在路旁。
這個人死後來到了天堂,怒氣衝衝地質問上帝:“你曾經說過我會擁有很多的財富,會在社會上有很高的地位,還會有一位如花似玉的妻子,可你看看,我在世上什麼都沒有得到,窮困孤獨地過了一輩子,你為什麼要騙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