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掃除前進的阻礙,讓你的路越走越寬廣(2)(1 / 2)

兩個青年一同開山,一個把石塊兒砸成石子運到建築工地賣給建房子的人,因為在他看來,人們通常都會把石頭砸成石子建房子,所以他也這麼做了;而另外一個則將未切割的大石頭運到碼頭,賣給各地的花鳥商人,因為這裏的石頭總是奇形怪狀。他認為大家都去做的事肯定利益也是平平的,所以他不能再走尋常路。

三年後,賣怪石的青年成了村裏第一個蓋起瓦房的人。

後來,政府下令禁止開山,而用種樹來代替,大家都知道這裏的土質適合種梨樹,於是人們開始在山上種梨樹。到了秋天,漫山遍野的果實招來了八方商客。他們把堆積如山的梨子成筐成筐地運往北京、上海,然後再發往韓國和日本,因為這兒的梨汁濃肉脆,香甜無比。就在村上的人為梨帶來的小康日子歡呼雀躍時,曾賣過怪石的人做出了驚人的決定:賣掉果樹,開始種柳。因為他發現,再種梨樹,梨的價錢就會下跌,相反來這兒的客商更愁的是買不到盛梨的筐。

五年後,他成為第一個在城裏買房的人。

再後來,政府在山邊修了一條鐵路,整個小村也對外開放,就在一些村民開始集資辦廠的時候,賣怪石的人在自己的地頭砌了一道三米高百米長的牆。這道牆麵向鐵路,背依翠柳,兩旁是一望無際的萬畝梨園。每年春天坐火車經過這裏的人,在欣賞盛開的梨花時,會醒目地看到四個大字:

百事可樂。據說這是六百裏山川中惟一的一個廣告,而他僅憑這道牆,每年又有4萬元的額外收入。

後來日本一家公司來華考察,當他們聽到這個人的故事後,決定尋找此人。當他們找到他時,他正在自己的店門口與對門的店主吵架。原來,他店裏的西裝標價1800元一套,對門就把同樣的西裝標價1750元;他標1750元,對門就標1700元。一個月下來,他僅賣出8套,而對門商店一下子發出了800套。

日商見狀,對他失望不已。但瞬間又驚喜萬分,決定以百萬年薪聘請他。因為後來日商得知,對麵那家店也是他的。

看過上述這個人的經曆,我們是不是應該思考一個問題,僅僅一念之差而結果去相差萬裏。依照前人的經驗做事我們可以少走彎路,可是直路上的人太多了,我們隻有避開現有經驗用創新的眼光看問題,才能另辟奇徑。否則我們不僅可能會被經驗束縛,還可能會陷在經驗的泥沼裏走不出來。我們不妨再來看個小故事:

動物園裏有一頭大象。大象還很小的時候,就被管理員用一根繩子拴住了。那時,小象向往著森林裏無拘無束的生活,它拚命地掙紮,但它的力氣還很小,脖子鮮血淋漓也沒能夠掙斷繩子,於是就放棄了。小象在動物園裏慢慢長大了。後來,動物園裏發生了一場大火,這頭大象被活活燒死在拴它的柱子上,因為憑它的經驗,它認為自己不可能掙斷繩子,殊不知它已經不是以前的小象了,它已經長成了大象。

大象被過去的失敗經驗限製住了,放棄了逃跑的努力。以大象的力量真的掙不脫繩索嗎?事實上,它真正掙不脫的是“經驗的繩索”。

我們的生活環境不斷在變化,有句話說,這個世界惟一不變的就是萬事萬物都在變化。既然處在一個多變的時代,我們就不能拘泥於一成不變的東西。

因為經驗是會過時的,永遠不會過時的是創造性思維以及靈活多變的方式方法。隻有通過對經驗的靈活應用,才能使經驗這把“雙刃劍”在我們成功的道路上發揮出正麵作用。

不讓內疚束縛你前進的腳步

心理學家說:過分的內疚是一種病。這種病會鉗製人們的心理、控製人們的情緒,當人們的心理和情緒被掌控後,人們就可能會喪失“自我”,從而陷入內疚的泥潭中難以自拔。

一般我們認為,內疚有兩種,一種是適度的,也就是健康的;一種是過度的,即病態的。健康的內疚是心靈的“報警器”,是人類良性情緒的內核,會提醒人們照顧他人的利益和感受,調整人際關係,有利於個體適應社會生活。而病態的內疚則是心靈的“毒藥”,會使人長期生活在壓力、緊張和痛苦中。它就像影子一樣,籠罩在人們前進的路上。

商場裏,曾有一個6歲的男孩和他的媽媽說了這麼一段話:

“媽媽,我要那個猴子。”男孩指著一個玩具猴央求媽媽。

“猴子有什麼好的,你已經有那麼多玩具了。”

“我想要啊!”男孩強調道。

“你什麼都要,不是好孩子,媽媽不喜歡你了。”

“我就是要嘛!”男孩哭鬧起來。

“媽媽買不起啊,你爸爸都沒有給我們錢。”媽媽沒有繼續批評,而是想到自己的婚姻,想到丈夫對家庭對自己全不負責,越想越傷心,不禁流下了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