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C馬上就斥責和尚D說:“你叫什麼!我們是在做閉口禪,你怎麼能夠開口說話呢!”和尚B聞聲大怒,也衝著和尚C喊道:“閉嘴,你怎麼也說話了呢?太不像話了!”和尚A一直靜默,聽到這裏,他鼻子裏哼了一聲,傲然對其他三個和尚說:“哼哼,你們都開口說話了,隻有我什麼都沒有說。”
這個小故事中,三個和尚在修煉“閉口禪”的時候,互相監督,但是監督的結果是三個和尚都違反了規定,這表明了三個和尚為了證明自己成功,而忘記了自己要遵守的規定,所以都失敗了。
其實現實中也有很多這樣的人,經常把注意力放在別人身上,而忘記了律己,到最後什麼都沒有得到,本來可以成功的卻因為急於成功而導致失敗了,其實嚴於律己就是對成功應該負的一種責任。
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孔子尚且時時體察自己有沒有犯錯,我們還有什麼理由有什麼資格去指責別人呢?沒有人能不犯錯誤,而一個人之所以偉大,就在於犯的錯誤比其他人少,而少犯錯的訣竅即在於時刻體察別人,時刻反省自己,從別人所犯的錯誤中汲取教訓,不再走別人的彎路。
這需要有強大的毅力和韌性來自律。這要有強大的內心力量來約束自己的行動。人類是一種記憶力非常差的動物,所犯的每一個錯誤,都已經有無數的先輩已經演練過無數次。人類總喜歡在同一個地方跌倒無數次,但仍不知悔改。成功人士的成功之處就在於他們已經跳出了這個圈子,他們不像有些愚昧的人,犯錯而不自知;也不像有些懦弱的人,明知是錯也無力掙脫。他們用莫大的毅力克服了自己的種種弱點,因而取得成功。
1985年,海爾從德國引進了世界一流的冰箱生產線。一年後,有用戶反映海爾冰箱存在嚴重的質量問題。海爾公司給消費者更換貨物後,對全廠冰箱進行了嚴格的檢查,發現庫存的76台冰箱雖然沒有什麼功能障礙,但是冰箱的外觀卻有一些很明顯的劃痕,嚴重影響了冰箱的美觀。
當時在研究處理方法時領導提出兩種意見,一是作為福利處理,發給本廠有貢獻的員工;二是作為“公關武器”處理,給經常來廠檢查工作的工商局、電業局、自來水公司的人,讓他們能夠和海爾心往一處使。隻是張瑞敏搖搖頭,做了一個讓人吃驚的決定:76台冰箱全部砸掉。
按照當時的銷售情況,這些冰箱稍加維修便可售出。但是,廠長張瑞敏當即決定,在全廠職工麵前,將76台冰箱全部砸了。當時一台冰箱800多元錢,而職工每月平均工資隻有40元,一台冰箱幾乎等於一個工人兩年的工資。當時職工們紛紛建議:便宜處理給工人。
張瑞敏對員工說:“如果便宜處理給你們,就等於告訴大家可以生產這種帶缺陷的冰箱。今天是76台,明天就可能是760台、7600台……因此,必須解決這個問題。”
要砸冰箱,職工在感情上有點接受不了。在召開的全廠人員的現場會上,當場確認了每台冰箱的生產人員之後,張瑞敏親自提起一把大錘,砸下第一錘,然後是總公司的人砸第二錘,隨後由責任者親自掄錘將冰箱砸碎。張瑞敏與當時任總工程師的楊綿綿承擔了責任,扣罰了自己當月的工資。
從這件砸冰箱的事件可以看出,海爾成為中國最知名的品牌,張瑞敏成為中國的商業領袖,是有跡可循的。
他們在那時候,已經對自己產品的質量嚴格到吹毛求疵的地步,他們如果不成功,天理不容!張瑞敏這樣嚴格要求自己廠裏的冰箱,為後來的成功奠定了堅固的基礎。
無論是公司還是個人,嚴於律己是前提,無論有多麼聰明的頭腦,多麼先進的理念,但如果不能夠嚴於律己,也會將成功的機會拱手讓人的。
所以,嚴於律己就是對自己成功應該負的責任。
薛瑄說“惟誠可以破天下之偽,惟實可以破天下之虛”,這句話很深刻地解釋了,嚴於律己是多麼重要的習慣。如果我們想成功,那麼就從嚴於律己做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