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2 / 3)

太公封於齊,宿於逆旅,主人晨起,有一人謂曰:"客寢甚甘,殆非就國者也。"太公蹶起即路。俄有追者至,以其出關,遂止。

齊桓公與管仲謀伐莒,國人知之。桓公謂管仲曰:"寡人與仲父言,國人知之,何也?"管仲曰:"意者左右有聖人乎今東都牙安在"桓公顧曰:"在此。"管仲曰:"子何以知之"牙曰:"君子有三色,是以知之。"仲曰:"何謂三色"曰:"歡欣眾悅,鍾鼓之色;愁?哀憂,衰?之色;猛厲忠實,兵革之色。"仲曰:"何以知其莒也"曰:"君東麵南麵指之,口張而不掩,舌舉而不下,是以知其莒也。"朱敬則,亳州末城人。孝友忠鯁,舉世莫比。門表闕者六所,古今無之。

公儀休相魯國,入園,見妻蒔葵,因拔去,謂妻曰:"身為國相,與民爭利,非理也。"乃逐其妻。

晉文公出伐衛,公子仰而笑。公問曰:"何笑"公子曰:"臣笑臣鄰人也。臣之鄰人有送其妻適私家者,道逢桑婦而悅,與之言;然顧視其妻,亦有招之者矣。是以竊笑之。"公悟其言,乃止,引兵而還。未到,有伐其北鄙者。

昔有人海上日與鷗鳥狎,引數百相從。其父曰:"吾聞鷗鳥從汝遊,可與俱來。吾玩之。"明日,其人往,群鷗翔而不下,蓋以機萌於心而物懼也。

姚泓將妻子降於劉?,?斬之於建康市。凡百裏之內,草皆焦而死。

符堅委政於王猛,小大無疑。猛卒,其子皮謀反。堅讓曰:"丞相臨終,以十具牛為田,不聞與子求位。知子莫若父,何斯言之驗也。"赦而不誅。

唐儀鳳中,中書舍人歐陽通起複判館,每人朝,必徒跣至城門,然後著鞋。到直省之所,即席地籍槁,非公事不言,未嚐啟齒。歸家必衣衰?,號慟無時。國朝奪情,惟通得理。

漢宣帝足下有毛,所居常有光耀。

晉顏含有孝行。兄幾服藥過多,死於家。含遂開棺,複生。母妻家人盡勤倦,含棄絕人事,侍兄疾十三年,曾無勞怠。

宋燕相齊,見逐罷歸,召門尉陳饒等二十三人,曰:"諸大夫有能與我赴諸侯乎"饒等皆伏而不對。燕曰:"悲乎哉!士大夫易得而難用。"陳饒對曰:"非士大夫易得而難用,君不能用也。君不能用,即有不平之心,是先諸己而責諸人。"燕曰:"先諸己而責諸人,其雲何?"饒曰:"三鬥之粟,不足於士,而君雁鶩有餘食;園果梨栗,後宮婦女以相攜擲,而士不得一嚐;綾紈綺?,麗靡於常服,而士大夫不得以為祿。財者,君之所輕;死者,士之所重。君不能捐其所輕而使士致其所重,譬若鉛刀蓄之,幹將用之,不亦難乎!"宋燕慚而避席,曰:"燕過矣。"楚王聘莊子,莊子曰:"吾聞神龜死三年,置巾藉之而藏之宗廟堂之上。此寧死為貴乎寧其生曳尾於泥中矣。"遂不赴楚聘。

汲黯不樂為淮陽相,固辭之。帝曰:"卿可臥理之"。

卷下趙簡子死而未葬,而中牟叛,五日,襄子舉兵攻之。圍未匝,而城自壞者十丈,襄子令退軍,吏諫曰:"君殊有罪而城自壞者,天助也。曷為退"襄子曰:"吾聞於叔向曰:’君子不承人之危,不扼人之險。’使其理城後攻之。"中牟聞之,請降。

太康畋於洛之表,十日不返。其弟五人輦其母以從。終失國。

漢王欲以趙王如意易太子,呂後問計於張良。曰:"南山有四皓,隱而不仕於秦。太子卑辭延之,若四老人到,扶太子,一助也。"於是東園公、夏黃公、角裏先生、綺裏季皆隨太子入謁。高帝曰:"吾得天下,不到。今從吾兒遊,何也?"四老曰:"陛下侮慢,臣等恥來。今太子賢明,臣故佐之。"於是太子乃定。高祖謂戚夫人曰:"羽翼已成,難動搖矣。"張嘉?為相州刺史,至都,詢故事。皆雲前後太守多不生出郡城,苟不流死則貶。嘉?按其圖籍,自後周尉遲迥死王事始也。乃為迥立廟,四時享之。後三年,入拜大金吾。到吳競加以冕服,而其後皆榮遷去。

漢耿壽昌置常平倉,賤時糴粟,貴時減價,恤民,以成為國之體也。

唐崔群為相,清名甚重。元和中,自中書舍人知貢舉。既罷,夫人李氏因暇日常勸其樹莊田以為子孫之計。笑答曰:"餘有三十所美莊良田遍天下,夫人複何憂"夫人曰:"不聞君有此業。"群曰:"吾前歲放春榜三十人,豈非良田耶"夫人曰:"若然者,君非陸相門生乎然往年君掌文柄,使人約其子簡禮,不令就春闈之試。如君以為良田,則陸氏一莊荒矣。"群慚而退,累日不食。

唐魏元忠神氣剛直,初為洛陽令,有罪戮於都市,已坐訖。天後以元忠有平徐敬業之功,特敕免之。承製者走而傳呼釋元忠。傳呼先至,執捉者扶令起,元忠曰:"敕未至,豈可求生"有頃方至。觀者鹹服其安閑神異也。

隋煬帝無道,杜伏威以齊州叛。煬帝遣陳禾?擊之。禾?下偏裨射中伏威額。伏威怒曰:"不殺射我者,終不拔此箭。"由是奮擊而入,獲所射者,乃令拔箭畢,然後斬其首,攜入禾?軍中,禾?遂大敗。

漢惠帝時,叔孫通諷上曰:"古者春有獻,今櫻桃熟,願陛下取之。"獻果皆自此始。

北齊高洋凶暴,貴嬪薛氏有小過,遽殺支解之。抱其股為琵琶彈之,複歎曰:"佳人難再得。"唐滄景節度李同捷叛,王智興帥徐泗兵討於棣州。時同捷遣一能言者披短褐坐於城上戰棚罵智興,軍吏恥之,智興蒙衣掩耳不忍聞。有一卒曰:"此可用拋石擊去其首。"智興喜曰:"若中,賞汝千萬金。"乃具拋發一石,正中其首,隨石迸落。軍中歡叫,城上飛動。

漢承宮威名聞於匈奴,匈奴欲識,使人求見宮。宮啟帝曰:"域外重人形狀魁梧,臣貌醜陋,不如選瑰偉者示之。"帝以大鴻臚卿魏應代之。

東漢宦者張讓、趙忠持國權,引用屠沽人登清貴。靈帝語左右曰:"張常侍是我父,趙常侍是我母。"故卒以滅漢者,趙、張是也。

張安世每舉進賢達,不令其知。或有詣門謝者,安世亦不見。終身恨曰:"安有拜官公庭,謝恩私門乎!"虞氏,梁之富人也。起高樓臨大道,日夕歌宴擊博於上。博者勝,掩口而笑。適有三客過樓下,飛鳶銜腐鼠墮客⊥舉麵,值其笑。二客相與謀曰:"虞氏富樂久矣,我不侵犯,何為辱我"乃聚眾滅其家。諺曰:"驕奢之災,禍非一致。"漢邴丹曼容養誌樂,外權勢,仕至六百石,即免歸,畏權而禍至也。

張衡死,蔡邕生,時人以邕為張衡後身。

唐初有闞禾?者,善用長刀,刀長丈餘,每下刀,斃數人。莫有嗣者。

薄昭,漢文帝舅。以其殺漢使,文帝不忍行法,乃令朝臣衣喪服哭之。昭遂自盡。或雲:昭侍飲,酌酒不滿,一郎糾之。昭既歸,使人持刀殺糾者。帝聞之,怒,故有此。

北方有匈奴,形質皆人,而足如馬蹄,謂之"馬蹄突厥"。

竇滔久戍,其妻蘇氏能詞,織錦為回文詩,敘離間阻隔之意以寄之,其理縱橫讀之皆有旨義。

賈達年五歲,姊抱聽鄰家讀書,及長,俱能通經籍。姊問曰:"吾未嚐教汝,何得致然"答曰:"姊抱聽讀書,皆省之。"及成人,更博群書。天下聞名,載粟帛受業,而家大富。時人以為賈達"舌耕"。

鍾繇年七十而納正室。

衛青,本平陽公主家參乘。駙馬曹壽卒,敕令擇國中貴居第一者尚之。青最貴,主問之曰:"是常為我參乘,如之何"使者答曰:"當世無如將軍者。"遂尚平陽公主。

漢武帝乳母恃恩,家人縱橫。帝怒,乳母流於邊,入辭帝。郭舍人謂曰:"母今出時,但屢顧我,當救母不行。"母如其言,乃顧舍人。舍人罵曰:"嫗回顧,何為帝壯矣,豈假汝乳耶!"帝於是悅,遂不流乳母。

秦優旃侍始皇,立殿上。秦法重,非有詔不得輒動。時天雨甚,武士被盾立於廷,優旃欲救之,戲曰:"被盾郎,汝雖長,立雨中;我雖短,立殿上。"始皇聞之,乃命徙立廡下。

漢高祖微時,常與客過其丘嫂食⊥益羹,嫂厭叔,佯為羹盡,憂其釜。高祖怨其嫂。及為帝,封其子為憂羹侯。或問帝,帝曰:"其母不長者。"齊景公時,有一人犯罪,景公怒,令支解之,語曰:"有敢諫者誅!"晏子左手持其頭,右手執刀,仰問景公曰:"自古聖主明王,支解人從何而始"景公遽舍之,曰:"罪在寡人。"梁元帝眇一目,寵徐姬。姬性妒,後怨帝,每召至,即妝半麵見之,意者以帝一目,非為全麵也。帝親殺之。

屍鄉有祝雞翁,善養群雞,皆有名呼之。販賣雞卵,獲億萬。一旦,逃入山,不知所之。

李懷光既叛於蒲,朝廷以法誅之。有子七人,其長曰?。謂諸弟曰:"我兄弟不可死於兵卒之手,曾不自裁!"於是執劍俱斬弟首,堆積疊之,立劍於中,以心淬劍,乃洞於胸。聞者傷之。

鄭之管城,有居人鄭虔章者,落魄杯酒間,年五十餘,無聞焉。日醉歸,寢賓署中。夕,引手取酒器,遂為鬼拽臂入坑,逡巡至膊,其人慌叫。親戚舉燭俱至,相與牽爭而不能製。漸入,至胸臆,頭遂入地,俄然全身陷沒,若墮水者。乃合眾將鍬?掘之,深丈餘,得一枯骨,可長八九寸,又複旁搜,無所見。因出而葬之。

王鍔為辛京杲下偏裨,杲時帥長沙,甚易之。一旦擊球,馳逐既酣,鍔仰天嗬氣,氣高數丈,若白練上銜。杲謂妻曰:"此極貴相。"遂以女弟配之。鍔終為將相。

西極有獻續弦膠者,帝不信,即斷而接之,使人挽拽,及他處斷,而接者如故。

魏國有女子,極美麗,逾時不嫁,以右膝上常患一瘡,腫,膿水不絕。遇華佗過,其父問之,佗曰:"使人乘馬,牽一栗色犬,走三十裏。歸而截犬右足掛之。"俄頃,一赤蛇從瘡而出入犬足中,其疾遂愈。

玄宗朝,有張果老先生者,不知歲數,出於邢州。帝迎於內,禮敬甚。問,無不知者。一旦,有道士葉靜能,亦多知解,玄宗問:"果老何人?"靜能答曰:"臣即知之。然臣言訖即死,臣不敢言。若陛下免冠跣足敕臣,臣即能活。"帝許之。靜能曰:"此混沌初分白蝙蝠精。"言訖,七竅血流,偃仆於地。玄宗遽往,果老徐曰:"此小兒多口過,不謫之,敗天地間事耳。"帝哀懇久之,果老以水?其麵,複生。其後果老辭歸邢州所隱之處,俄然不知所往。

後漢劉焉,字君卿。靈帝時為太常,見王室多故,意求之交?,欲避難。侍中董扶謂焉曰:"常見益州有天子氣。"焉乃求益州。遂拜之。既而至蜀,思扶之言,鹹造乘輿旌旗,一如王者之製。忽一旦,天火下燒,所造作物蕩盡。焉疽背而死。

始皇時,長安縣忽有大水漲而欲沒縣。主簿全幹入白,明府謂幹曰:"今日卿何作魚麵"幹曰:"明府亦作魚頭。"言訖,遂陷為湖。

唐宰相王涯,奢豪其極。庭穿大井,合木為櫃,嚴其鎖陰,天下寶玉珍珠瓊璧,投置水中,汲水供涯所飲。未幾犯法,為天兵梟戮而赤族,涯骨肉色並如金。

《神異記》注曰:西南大荒中,有獸,形如兔,人麵而能言,心常欺人,言東即西,言南即北,其名曰"詭"。

吳孫權獵於武昌,有神女見,曰:"今日當獵異獸。"忽然不見。俄頃,獵得一豹。女複見,曰:"可豎其尾於我處而立祠焉。"或曰,豹尾之設,自孫權始焉。

《三十國春秋》:偽前梁張重華在梁州,欲誅西河張祚。祚廄馬數十匹,同時皆無尾。未幾祚遇禍。

唐賈直言,德宗朝父泄漏禁中事,帝怒,賜鴆酒。直言白中使,請自執器以飲其父。中使然之。直言既持杯而自飲之,立死。酒自左足間出,複活。具奏,遂流其父於南海。遇恩歸,還東平。以勁直名聞,拜諫議大夫。直言妻董氏,亦奇節。直言隨父流所,謂董氏曰:"先死莫期,不得相見。"令其改適。董入室以繩縛發,取筆令直言封之,啟曰:"非君不解,畢死不開。"其後二十二年再會,舊題宛然。以油沐之,其發俱墮。

太宗朝罷歸而含怒曰:"終須殺此田舍奴!"文獻皇後問曰:"大家嗔怨誰也?"帝曰:"隻是魏征老兵,對眾辱我。"後入院,衣?翟,下殿拜。帝驚問曰:"何也?"後曰:"妾聞主聖臣忠。征能直言,非大家聖德,不有忠臣。妾敢為賀。"帝大悅,益重魏征。

曹操密語左右一人曰:"汝明日可挾一刃入吾室中,吾令人執汝,汝勿言,吾有重報於汝。"其人不悟,遂緘默至於死。操用此以惑眾,能察人眉睫之用也。

子貢一出,存魯、亂齊、破吳、強晉而霸越。

唐張文成七登科選,員半千雲:"張子之文如青錢,萬揀萬中。"時人以文成為"青錢學士"。

唐狄仁傑為大理寺丞,申中上考〖功駁下,問:"有何勞績"寺複執申曰:"歲凡斷獄一萬二千。"考功特升上下考。

齊高洋殘酷,其弟南陽王淖獻計,令取群蠍置斛中,倮斷一人為蠍所螫,哀號宛轉,不勝其苦。洋笑,飛書謂其弟曰:"有此樂事,何不早言之"玄宗禦勤政樓,於下百戲,坐安祿山於東閱看。肅宗諫曰:"曆古今無臣下與君王同坐閱戲者。"上曰:"渠有異相,故禳之。"又嚐與之夜宴,祿山醉,化為豬而龍頭。左右遽告,帝曰:"渠龍首豬身,無能為也。"終不殺之,卒亂中國。

河上公嚐居河上,不知姓字,無營欲,不履城郭。文帝召之,不至,乃就見之。自雲窮《老子》一經,甚侮侵於世。與帝語之,帝曰:"吾,君也;公,卿也。豈無敬君之禮乎"公遂躍起空中,曰:"吾上不在天,下不在地。帝雖尊,於我何加!"帝謝之,乃下。共論《老子》經之義,帝不能屈。

陸雲有笑癖,嚐謁司空張華,華多須,以袋盛之,雲見華,不及拜而笑倒。又嚐自服??上船,見水中影,笑而墮水,幾至於死。太宗以魏征為人鏡,謂左右曰:"以古為鏡見成敗,以銅為鏡知美醜,以人為鏡知善惡。吾用此三鏡以辨興衰。今魏征死,吾失一鏡。"李衡,江陵種橘千樹,歲收其利。謂其子曰:"吾有木奴千頭,可為汝業,當終身衣食也。"祭彤為遼東太守三十年,帝嘉其功,賜錢百萬。

周亞夫平七國歸,不得任用,怏怏不樂。帝覺之,因宴與肉,大?不設筋。亞夫有怨色。帝付廷尉。饑食槁席九十日,至俄死。先時人相其有縱理入口,當餓死,果然。

呂蒙隨姊夫鄧當擊賊,年十六,嗬叱而前。當不能禁止。歸言於母曰:"貧賤誰可居設有功,富貴可致。"又曰:"不探虎穴,焉得虎子"遂成大名。

隋文帝在位時,已無道。天下船長三丈,謂其既大,必能藏匿奸黨,並令沒入官。

昔有人出行,逢一兔走,頭擊樹而死,其人得之。後日日忘家失業,專坐此樹下守兔。有過者見之,問:"汝何守株也如是"後漢竇武生時,其母並生一蛇,乃送山中。及武母死,有大蛇至母棺柩側,蜿蜒磕頭血流而去。

郅都為濟南太守,誅豪族三百餘家,不顧妻子。

後漢韋逞母宗氏,博究經典,置生徒一百二十人,隔紗窗授業。

荀菘有女名灌。菘為襄陽太守,為杜魯所圍,菘欲求救於平南將軍石覽。灌年十三,率勇士千餘人,逾城突圍,且戰且前,詣覽乞救。覽假兵救菘,賊遂走散。

契?何力,西番酋種太守,授右驍衛將軍,早立功勳。太守征遼,至白雀城,為賊所圍,腰中賊槊瘡極重。帝因傳令,及拔賊城,得行槊者高突鵓雛。太宗捉付何力,令自殺。曰:"犬馬猶為其主,況於人乎彼為其主,用刃而刺臣者,是勇也。本不相識,豈是冤仇。"遂舍之。

郤超有曠世之度,每有寒素後進,力引拔之。死日,為其作誄者四千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