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奴才,不該說的事情,就永遠不要說,更不能替主子作任何決定。
要不要讓姬家知道不能生育的事情,隻能由娘娘來決定。
到了晚上的時候,姬蓮終於醒過來,醒來後卻是不言不語,隻是默默流淚,眼裏有悲傷,有絕望,更有憤怒與仇恨。
不論姬恒和姬母如何問她,她都一言不發。
次日早上,她坐著轎子,回到宮裏。
她能出宮,已經是很大的聖恩了,若再在家中久留,極為不妥。
她回到宮裏後就病倒了,對外隻說她因為母親生病的事情傷心,生的是心病,需要好好靜養。
以養病為由,除了皇上,她誰都不見。
沒有人知道她的病情如何,又為何生病。
就像鳳含玉在跳崖前對姬子所說的那番話一樣,比起找到鳳含玉的屍體,她現在最需要考慮的,是如何解決不能生育的問題。
任她再恨,再悲傷,再不甘,也無法回避。
所以,她將自己關起來,在痛苦憤怒恨中思考著這個問題。
秋夜弦去看望過她兩三次後,見她精神實在不好,便也很少去了。
他知道姬蓮病倒的原因。
因為,她沒有抓到鳳含玉,而鳳含玉也沒能完成任務。
她們兩個都令他很是失望,他現在也不想看到她們。
而鳳含玉,應該再也不會回來了。
鳳含玉被放逐宮外,是他與鳳含玉的計策--苦肉計,目的是為了讓鳳含玉有機會回歸鳳家,伺機將鳳家摧毀。
不過,姬蓮會借機對鳳含玉暗中下毒手,卻不是在他的計劃之內--當然,他想過這種可能,也大概知道姬蓮都做了些什麼,隻是他沒有去阻止罷了。
為什麼要阻止?這樣才顯得這出苦肉計更逼真,不是嗎?
而且,看著這些容貌出眾、也還算是聰慧過人的名門閨秀為他殺得死去活來,不是很享受的一件事情嗎?
還有,想當他秋夜弦的寵妃,有那麼容易嗎?達不到他的期望,或者沒有能力自保,可入不了他的眼。
隻是,他雖然知道姬蓮暗中對鳳含玉下毒手,也知道鳳含玉沒能擊潰鳳家,卻不知道鳳含玉究竟對姬蓮做了什麼,才能順利逃走,又能導致姬蓮病倒。
他對此有點好奇,但想了想後,也懶得去過問。
鳳含玉接連失敗,又被鳳家趕走,已經沒有了利用價值,她若是足夠聰明,應該不會再回來,而她若是再也不回來,他會看在她曾經愛他如此瘋狂的份上,就此放過她。
至於她與姬蓮之間的恩怨,更是不在他關注的範圍。
愛他的女人何其之多,她們之間的廝殺又何其頻繁與殘酷,他若是一一過問,這國事,還辦不辦了?
所以,鳳含玉以及鳳含玉和姬蓮之間的事情,於他就劃上了句號。
他現在關注的,是祝家的慘案與秋流雪的平叛之戰上。
已經過去數天,祝家慘案的調查,遲遲沒有進展。
祝家神秘,怪異,封閉,清高,既不擅長人情世故,又不走正道,還深得皇上的寵愛--僅憑這幾點,就足以令祝家受盡孤立和排擠。
希望祝家倒黴,甚至怨恨祝家的,應該不在少數。
因此,嫌疑人不少,卻都沒有任何證據。
此案,似乎正在成為懸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