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教育經典《禮記·學記》開篇就提到:“建國君民,教學為先。”中國從遠祖開始,就把教育放在首位,特別重視教導人們如何做人,怎樣處世,主要內容是孝親尊師,規範日常行為,培養善良心靈,繼而學習知識技能,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今天,我國正在大力提倡加強青少年及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建設。所以,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加強和落實傳統道德教育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我們有責任將古聖先賢留下的珍貴文化寶藏和人類智慧的結晶,繼續發揚光大。
對任何一個人來說,做人都是最根本的。當然,對今天的孩子來說,更是如此。而做人的根本就在於德行,正所謂“德者,本也;才者,末也。”這裏所說的德,就是中華傳統美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
為了讓廣大孩子深入學習這些美德,我們編寫了這本《讓孩子受益一生的忠孝禮廉故事》。這些故事可歌可泣,發人深省,催人淚下,讀後讓人久久難以忘懷,對廣大的孩子以及成人來說,都具有深刻的教育意義,是不可多得的美德培養讀本。
值得一提的是,本書並非泛泛地講述故事,而是在每個故事後麵都有一些心得感悟,從而幫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故事,長養自己的美德。另外,板塊,更是對人物、曆史事件、官職、古今地名等作了詳細的解釋,從而豐富孩子的國學素養,提升綜合素質。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教育是強國的根本。今天,對於孩子進行最好的基礎教育,莫過於中華幾千年的傳統文化精髓,也就是博大精深的儒家聖賢文化。希望本書真正能幫助廣大孩子培養美德,滋養心靈,陶冶情操,為孩子的健康成長注入一生的營養素。
編者
自古百善孝為先,孝為德之本,孝為教之源。一個人,如果不學孝,不懂孝,不做孝子的話,那他就不是一個合格的人。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用孝行淨化自己的心靈,用孝行喚回自己的良知。“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行動起來吧,及時行孝。
讓孩子受益一生的忠孝禮廉故事
§§第一章 孝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