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學生的母愛故事34(1 / 2)

第三輯 母愛沒有盲區 一路有您

吳小冰

母親一直在深愛著我,可我何曾也深愛過她?長期以來,我很少在別人麵前談起我的母親,隻因害怕觸痛那根最容易傷感的神經。是蒼桑的歲月,使我今天有了麵對愧疚的勇氣。我為有這麼一次讓我裸露靈魂的機會而淌下激動的淚水。感謝母親,是她的容忍讓我終於理解了這份不可多得的愛;感謝母親,有母愛相伴,一路走來不孤單。

母親是一個農村婦女,大字不識一個,甚至連自己的姓名也不會寫。依慣常和流俗的標準衡量,她似乎並沒有多少可以談論的資格,也不能使我感到驕傲。我常常在暗中覺得談論她而有點羞愧。但中國勞動婦女所具有的傳統美德,在母親身上似乎都可以找到。特別值得我學習的,是她一直表現著一種原始意義上的犧牲精神。母親投入了自己全部的愛,並承受了滾滾而來的艱辛和委屈,甚至是超常的痛苦……

我家原來是一個大家庭,全家二十多口人的飯食、衣服的換洗全由母親承擔,許多的委屈和不平都落在她頭上。大家一日吃三餐,她隻能吃兩餐。夜晚別人早早地歇息,她卻要洗碗涮鍋,挑水洗衣,縫縫補補。三更時分,就得起床為大家張羅早飯,而自己卻總是忙得顧不上吃早餐。

盡管如此勞累,母親還是沒少受氣。妯娌間有了矛盾,就拿我母親出氣,她們甚至串通一氣,欺負我老實而沒用的母親。那時候,每當看著母親老受委屈,我就氣鼓鼓地用單薄的肩膀蹭了蹭母親的腰際,說:“媽,她們欺負您,您跟她們拚吧,我來幫您。”這時候,母親總是輕輕地搖搖頭,淡淡地笑了笑,說:“忍了吧,明裏人欺負,暗中天償還。做人就是要吃得虧。吃虧是福,你以後長大成人了,要記得:真正的人,冷水泡飯要吃得,風涼怪話要聽得,天大的委屈要受得。”

樹大分杈,人多分家。隨著叔叔的迎娶,原本很大的家庭分為三個小家庭。父親是讀書人出身,幹的也是讀書人的活。分家所得的五畝瘦地便由母親一人耕種。這時候,弟妹又相繼出生。六個孩子五畝地,把母親累得夠嗆。我覺得她不是在過日子,而是在熬日子。烈日炎炎的夏日裏,熱浪炙人,母親揮汗如雨。身上沒有一根幹紗。母親的歲月,就這樣在耕耘中緩緩流逝。母親吞進了苦澀與艱辛,再化為殷殷的滋育,讓我們吮吸著生活的甘甜。

一個孩子的成長,不知要耗費母親的多少血汗,而我更是煞費了母親的心。最不能忘懷的是,我讀小學時,在一次跳山羊的體育課上,我不小心摔斷了左腿。整整一學期,每天往返四次,每天堅持親自背我上學、回家。哪一次,她不是小心翼翼地把我放在座位上就小跑著去田裏幹活?母親小的身影,多少次消失在我模糊的眼簾中……我折騰母親,何止於此。孩童時期,我體弱多病,動不動就發高燒,一生病就徹夜啼哭。母親常常抱著我搖啊搖啊,多少個雨夜,她抱著渾身滾燙的我深一腳淺一腳地跑向鄰村,敲響了熟睡的醫生的門。她簌簌而下的淚滴,無數次濺落在她懷裏的我瘦削的麵龐……腦海深處,全是母親那布滿血絲的雙眼!

由於身體不好,母親不許我和別人一樣亂跑亂跳。漸漸的,我便沒了戲鬧的愛好和習慣。我隻能從書本中去尋找屬於我的樂趣,我真的不知道天底下還有什麼比讀書更令人感到愜意的事情。

母親知我嗜書如命,凡能為我做到的事,她都盡力去做。有一次,她從外公家做客回來,急不可待地把我叫到麵前,煞有介事地從褲腰裏掏出了一本書遞給我,說:“這回歡喜了吧?是你愛讀的書。人家剛送還你舅舅,盡說這是一本好書,我便把它偷回來給你。”

“哈……哈……哈”我接過書一看,不覺按捺著肚子,蹲在地上,笑得彎不起腰來。原來,她頗為得意地偷給我的竟是一本《母豬飼養十法》的書!母親被我笑得莫名其妙,直瞪瞪地望著我。我好不容易停止了笑,說:“媽,你是要我讀書還是要我養豬啊?這是教人如何飼養母豬的書,哪是什麼好書呢!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