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科舉開始(1 / 2)

我背了背書篋,青袍長衫服帖順滑地垂於身前,顯得一絲不苟,抬頭看了看眼前朱紅色的莊嚴大門,心裏難免有了一絲緊張感,站在周圍的學子多少也是一臉的懼色。

進考場前,兩列兵丁夾道搜查,頭發都要打散查,衣服夾層都要摸過;盛食物和筆墨文具的是考場統一發放的竹籃,食物要切成一寸以下,使其無法夾帶入場;如果一旦發現夾帶,夾帶人將遭受毒打,捆綁在考場前石柱上示眾一月之久,並終身不得參考。進入考場之後,考場即封號柵,須等三天考完之後方才打開。三天之中,考生不能動彈,一切吃喝拉撒,都在兩平方米左右的號房內解決。一旦天熱之際,號房內屎尿泗流,臭氣熏天,在這樣的環境下答題做卷,沒有驚人的毅力,是很難完成的。因而考場三天,對士子們來說不啻於蹲三天地獄。(摘自資料庫)

一聲鑼鼓,各地學子在兩側兵士在注視之下,魚貫而入。我深吸一口氣,拳頭不禁抓緊,走入這裏,一切便沒有了反悔的餘地,我的仕途之路便要在這裏開始了。目光炯炯,堅定信心,躊躇滿誌地大步向前邁入這大門之中。

卷軸發放下來,正是“維民所止”為題,寫一篇策論。維民所止,出自《詩經。商傾。玄鳥》展開卷紙,提起狼毫,潑墨書寫,如有神助。這策論在雙七之時便與夜羽論道,時至今日,當時種種恍如隔日。

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湯,正域彼四方。

方命厥後,奄有九有。商之先後,受命不殆,在武丁孫子。武丁孫子,武王靡不勝。

龍旂十乘,大糦是承。邦畿千裏,維民所止,肇域彼四海。

四海來假,來假祁祁。景員維河。殷受命鹹宜,百祿是何。

大意便是:國家廣大的土地,都是百姓所居住的,含有愛護人民的意思。

——分割線——

高堂之上,一人身著蟒袍,頭戴紫金冠,通身的氣質不凡,當今世上,階級分明,蟒袍紫金冠隻能是皇室之人才能穿著,且在朝中地位不低,有入皇家的玉碟,代表著身份,若是皇室之中尚未入玉碟的子孫可是沒有資曆能夠身穿蟒袍。而此時,這人身體斜靠在寬大的椅榻之上,手中捧著一卷書卷,另一手端著一盞香茗,愜意地品著。忽然,他一抬眸,眼中閃過一絲銳利,隨即又被滿目的笑意覆蓋住那一絲利光。

“劉大人,巡考回來了?可有收獲?”

“謔謔,倒是發現幾個好苗子。但是能否成為國之棟梁還是要多加考察才好啊。三王爺倒是愜意得很啊,你我同為考官,你倒好在這裏躲清閑。嗯,不錯,真是好茶。”劉大人撫了撫長須,倒了一杯茶,啜飲一口,笑道。

“哦?”三王爺倒是驚異了一番,“看來此間春闈中,人才濟濟啊。就連一般才俊都入不了眼,少有稱讚的劉斌劉尚書都能夠交口稱讚?那本王可要去見識見識了。”說著手中的書籍隨手扔在椅榻上,伸了伸懶腰,起身向外走去。

走入一個個隔間,真是各具百態,埋頭苦思者、抓耳撓腮者、雙眼發直者、念念有詞者、奮筆疾書者、愁眉苦臉者、喜上眉梢者……三王爺一掃而過。忽然視線停駐,果然有出眾人才。天字二號房,還有天字五號房,其二人神態在眾多學子中顯得鎮定自若,自有一番過人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