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製體重,一舉破除“長腰帶”的魔咒
在英國,有這樣一句諺語:“要想預知一個人壽命的長短,最好的方法就是量量他的褲腰帶,腰帶越長,壽命越短。”“富態”“紅光滿麵”往往不是健康的標誌,卻是誘發多種疾病的危險因素。
超重、肥胖的“危害性”與高血脂症、冠心病、糖尿病的關係密切,與高血壓也密切相關,可作為誘發高血壓的原因之一。肥胖型的高血壓患者,通過控製體重,可使血壓下降,頭痛、水腫、蛋白尿和呼吸困難等症狀可得到緩解,進而還可減少降壓藥物的用量。因此,防治高血壓就要充分地認識到超重、肥胖的危害性,自覺、有效地將體重控製在理想的範圍值之內。
1.肥胖對高血壓的影響
肥胖不僅是高血壓的發病因素,而且向心性肥胖或腹部脂肪蓄積對於高血壓發病的危險更大,與腦卒中、心髒病也密切相關。肥胖引起高血壓一般是通過胰島素抵抗或高胰島素血症,作用於交感神經係統,增加周圍血管阻力,進而導致血壓升高。
衡量腹部肥胖最好的指標就是腰圍。按照中國人的體型,女性腰圍超過80厘米,男性腰圍超過85厘米就可被認為是向心性肥胖了。對我國人群的彙總分析顯示,將24萬名20歲以上成人的體重指數從17到30逐級分組,隨著體重指數的增加,高血壓患病率幾乎呈直線上升。腰圍超過85厘米的男性高血壓患病率約30%,而腰圍在70厘米左右的男性高血壓患病率約15%。不僅是高血壓患病率,血脂異常率和糖尿病患病率也同樣隨體重指數和腰圍的增加而升高。
同時,醫學研究還觀察到,年輕人超重、肥胖導致高血壓的作用更強。肥胖、超重對人體的危害,不僅是促使高血壓患病率增高,而且大大增加了心血管病發病的危險,高度腹部肥胖,往往合並有脂肪肝、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因此,防治高血壓,一定要高度重視這個問題。
2.高血壓患者如何控製體重
(1)算算自己是否超重
評價自己體重是否超重,有一個簡便的方式,即:
理想體重(千克)=身高(厘米)-105。
要想得到標準數據,則可以按照體重指數的方式計算。按照中國人的體型,專家建議體重指數最好控製在24以下,22、23都較為理想,24~27.9則為超重,達到或超過28為肥胖。
超重和肥胖有一定的遺傳因素,但多數與後天不合理的生活方式有關,即便有家族遺傳背景,隻要注意預防,同樣可以避免超重、肥胖及與之相關的一係列疾病。已有研究表明,減輕體重本身就能使血壓降低,還有助於在停服或減少降壓藥後保持血壓穩定。
(2)控製體重,先要膳食合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