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道儲備庫
高血壓患者在采用敷貼療法時,應注意外敷藥與內服藥一樣,應根據病情辨證選藥。在采用穴位敷藥時,應注意所取的穴位不宜過多,通常以湧泉穴和神闕穴為主要施治穴位。同時,在采用敷貼療法時,應配合其他綜合療法共同施治。
來自專家門診的答疑解惑
1.運動會不會讓血壓升得更高
許多高血壓病患者提到增強運動就會害怕,擔心運動會使已經升高的血壓更高,引起危險。他們認為,得了高血壓病就得在家養著,好好休息,不能隨便動。這種想法是非常錯誤的。運動可以使經絡和血液循環暢通,改善體質,放鬆心情,從根本上降低血壓,尤其是長期堅持適量的運動。因此,高血壓患者在降壓藥物的“保駕”下,完全可以從事科學、適量的運動,不必擔心運動會升高血壓。
2.高血壓患者適合早晨鍛煉嗎
許多高血壓患者,尤其是老年人,喜歡把早晨作為鍛煉的最佳時間。其實,這是不科學的。因為,高血壓患者的血壓多數存在“晨峰”現象,即晨起到上午9點血壓較高,再加上不吃食物和降壓藥就外出鍛煉,極容易發生心腦血管意外。
高血壓患者鍛煉的最佳時問是下午4點左右,即使習慣晨起鍛煉,也不要太早外出,最好等太陽出來後再去,鍛煉前要注意補充適量的水和食物,運動前要做充分的準備活動,最好能與他人結伴而行。
3.隻要運動就有利於降低向壓
有些高血壓患者認為,隻要運動起來,就有利於降低血壓。這種認識也是錯誤的。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長期適量的運動,可以使血壓下降,但並非所有的運動方式都適合他們,如快跑、舉重等無氧運動,會增加心髒的負擔,導致血壓快速、大幅度升高,容易引起心血管意外等危險。因此,高血壓患者一定要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製定科學、合理的運動計劃,尤其是合並有冠心病的患者,更應該注意選擇運動方式,不宜做劇烈運動,而應以適量的有氧運動為主,如散步、慢跑等。
4.高血壓患者應該如何掌握運動的“度”
高血壓患者實施運動療法,要合理地把握運動的度。具體地講,要做到以下幾點:
(1)因人而異。患者要根據自己的病情、年齡、性別、體能基礎及心理素質等因素,製定適合自己的鍛煉計劃,不要照搬照抄別人的方法。
(2)循序漸進。運動量應該由小到大,這樣才有助於機體從相對安靜的狀態轉入運動狀態,提高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減少不適感。若急功近利,非但不能提高運動效果,還容易使身體處於超負荷狀態,導致意外的發生。
(3)小有疲勞。隻要參加運動,就會產生一定程度的疲勞感。高血壓患者的運動疲勞感要控製在自己的生理允許範圍及病情不受影響的範圍內,以小有疲勞,休息後能快速恢複為宜,這樣的運動量有助於增強體質及機體的各項功能。
(4)貴在堅持。許多高血壓患者之所以不能從運動療法中獲得顯著的治病效果,問題就出在不能長期堅持上。堅持就是勝利,運動療法的功效貴在堅持,患者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並付諸行動。
5.高血壓患者運動後為何不能馬上洗澡
高血壓患者運動後千萬不要馬上洗熱水澡,因為運動後較快的心率和血流速度,往往要持續一段時間,如果此時洗澡,會導致肌肉和皮膚的血管擴張,使流向肌肉和皮膚的血液繼續增加,使剩餘的血壓不足以供應身體的其他器官,尤其是腦部和心髒的需要,這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是非常危險的,很容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急性發作的可能。因此,運動後最好能休息片刻,同時洗澡時間也不要太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