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先生,如果要做了那司馬薰,跟老朽我說一聲,舉手之勞。”走出司馬家茶莊時,老太監低聲向方隱仙說道。
老太監與方隱仙等人混熟了,諸人才發現此老爺子有一個愛好,扯蛋。
能吹啊,田老太監每一樣事情都爭先搶位,事情搞砸了再拚命往臉上貼金,方隱仙與他相處幾天,倒是知道了他的秉性。
方隱仙唯唯應著,沒有去搭理他。
楊宅裏,梁震從軍寨裏找來的兩名鐵匠師傅已經在廳堂裏等他。
方隱仙把前夜畫好的製作烏雞白鳳丸密封銅鍋平麵圖拿出給這兩名鐵匠看,要這兩名依圖樣打造出這個東西。
兩人都看得直皺眉頭,那名須發俱白的老鐵匠問方隱仙:“先生是練丹用的?”
方隱仙點頭,做蜜丸也算是練丹吧:“依這圖樣澆模應該沒有什麼難度吧?”方隱仙對這個時代的各種手工技術程度都有了一定的了解,相信自己這一個小銅爐應該不會太為難這兩名鐵匠才是。
這老鐵醫姓周,指著這圖紙道:“若是隻是一層,澆模是沒有問題的,隻是先生你這練丹爐中間有隔層,焊接實在不易。若不用焊接,我們倒可以幫先生你做出這爐來。”
方隱仙本身對這個也隻是了解個大概,聽這周老師傅這麼一講,點頭應了下來:“那就不用焊接,過幾****還有幾樣東西要麻煩周師傅你。”說著掏出兩貫錢給周鐵匠,算是這一次做這爐的定金。
銅在經唐一代之後,幾乎都被鑄成了銅錢,極其稀缺,方隱仙要做的這一個銅爐少說也得幾十斤重,周鐵匠接過方隱仙那兩貫錢後就怔住了:“方先生,造爐的銅是您自己出還是我們給您出?”
聽周鐵匠這麼一問,方隱仙這才醒悟過來,叫綠茗拿來算盤,照著自己平麵圖上所畫的銅爐體積,銅的密度方隱仙是知道的,算出來的重量令方隱仙有些咋舌,這銅爐實在是貴得有點兒離譜。
再問了周鐵匠鑄造時的正常損耗,方隱仙站在院子裏‘劈劈啪啪’地打著算盤,看得兩名鐵匠有些雲裏霧裏,實在是不知方隱仙手裏那一盤珠兒是做什麼用的。
一番算下來,加上鑄造的正常損耗,一共得花原銅七十斤,折換成銅錢需要梁新錢一百二十貫。再折成銀兩就是六十兩。
宅裏沒有這麼多錢,方隱仙把前日買綢剩下的八十多貫全拿了出來,再墊上十兩銀子,做這一個銅爐已經綽綽有餘了。
兩名鐵匠都是匠戶,一聽方隱仙說那銅爐尺寸大小,心中便已有數,本來想誆這看起來不諳世事的富少年一筆,見他算出來這一筆數,周鐵匠父子倆都無話可說,收了那一麻袋銅錢及二十兩銀子,背著這一麻袋錢,拿好了圖紙便走了。
江陵一年來的課稅帳麵極其混亂,梁震以前隻是在高季昌麵前動動嘴皮兒,不知財政事務細節深淺,翻了幾天江陵這一年來的稅收帳本,梁震正瀕臨崩潰的邊沿。
叫了一名牙兵來楊宅喊方隱仙去衙門旁成立為課稅署的原府庫找梁震。
方隱仙也正好有事要找梁震,他想在江陵城裏尋一塊荒地,讓他養烏骨雞及種穿心蓮。這兩樣才是他心目中真正的重中之重,這種不顯眼的東西,撈錢才能撈得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