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十分耕耘,十分收獲。事實上並非如此,很多時候事情的結果並不是簡單且公平的,反而往往是一分耕耘,零分收獲,九分耕耘,零分收獲,你隻有十分耕耘,才會有所收獲。
因此,在日常的工作中,我們必須要有多付出一點的想法。雖然這並不是成正比的關係,但你若想要收獲多一些,就必須多付出。你希望自己得到一分收獲,就要“兩分耕耘”;你想要自己得到十分收獲,就要“十一分耕耘”,你隻有永遠多付出一分,多做一點,才能達到自己的目標。
一位著名的大企業家曾用一句話來總結自己成功的經驗,就是“多做一點”。確實如此,耕耘多一點,多收獲才會成為可能;每天多做一點,才能使自己更接近成功。
同在一家公司裏工作,大家都做著與自己同樣的一份工作,該如何才能在多數人中脫穎而出呢?方法隻有一個,那就是永遠多做一點。一天多做一件產品,一個月就多做30件,這其中的差別是巨大的。
著名投資專家約翰·坦普爾頓通過研究,總結出一條重要定律:“多一盎司定律”。這個定律表明,取得突出成就的人與取得中等成就的人之間最大的差別就是——“多一盎司”,一盎司隻相當於十六分之一磅,但在這看似微不足道的一點點區別裏,卻可能使得兩人之間出現天壤之別的結果:一個成功,一個失敗。
阿爾波特·哈伯德在自己的書中提到了這樣一件事:卡洛·道尼斯先生最初為杜蘭特工作時,職務很低,現在已成為杜蘭特先生的左膀右臂,擔任其下屬一家公司的總裁。他之所以能如此快速地升遷,秘密就在於“每天多幹一點”。
一次,作者在與道尼斯先生談話時,道尼斯先生平靜而簡短地道出了其中的緣由:“在為杜蘭特先生工作之初,我就注意到,每天下班後,所有的人都回家了,杜蘭特先生仍然會留在辦公室裏繼續工作到很晚。因此,我決定下班後也留在辦公室裏。是的,的確沒有人要求我這樣做,但我認為自己應該留下來,在需要時為杜蘭特先生提供一些幫助。杜蘭特先生經常找文件、打印材料,最初這些工作都是他自己親自來做。很快,他就發現我隨時在等待他的召喚,並且逐漸養成了招呼我的習慣……”
卡洛·道尼斯隻是每天晚下班一點,每天在公司多做了一點,但是就是因為這一點,使他成為老板的得力幹將,他能夠受到老板的重用也可想而知了。
其實,做的事情越多,得到的經驗就越多,而能力自然也就會得到提高。因此,多做一點是實現目標的重要途徑。或許有些人認為,我隻是在打工而已,隻要把老板布置的任務完成就行了,何必讓自己多做呢?多做了老板也不會多給我一分錢。誠然,在你剛開始多做了一點時,老板不會馬上給你加薪漲工資,但是你的形象卻在他心中美好起來,地位重要起來,當時機成熟,自然老板會給你以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