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三千道:“晚生同欒大爺進京,路過此地,相遇大叔同狄千歲,必是迎王還朝,故欲謀害。”餘千又問道:“三道士何來?”華三千答道:“擂台解圍之後,欒大爺因此就留他師徒在府保家。他師徒三人一年是一千五百兩銀子的修金。今日進京,恐北方路上難行,故而同來保全。”餘千問明今日來曆,說道:“你與欒鎰萬時刻不離,他今既歸陰府,你也不肯在陽世。”舉起雙斧,將華三千的手腳剁下、舌頭割下。餘千說道:“總因你這舌頭搬弄是非!”華三千二目圓睜,還望著餘千。餘千道:“你一雙賊眼善觀氣色,觀人喜怒。”用斧尖將眼一刺,兩股清水,二目不合。
餘千出林走至狄公前,將殺除奸臣之子欒鎰萬、華三千之事告訴一遍。
正說之間,鮑自安領眾亦到。花碧蓮見駱宏勳等俱到,心中想道:“自成親之後,丈夫還未見我之武藝,何不趁此道士以逞勇也。”眼看一個破綻,一刀斬之。鮑金花暗道:“他既斬了一個,我何苦苦戀戰,必令人輕視於我。”
亦抖抖精神,一刀誅之,同來會眾人。問其所以,餘千將華三千所供之言說了一遍,眾人無不暢快。又問那長老是誰,餘千道:“即老爺所渴慕肖月師也。”鮑自安等連忙向前拜謝,並留同破潼關。肖月道:“此乃無意相遇。
貧僧已入佛門,不便又開殺戒。潼關防護雖嚴,有眾位英雄,何愁不破?貧僧就此告別。”眾人苦留不住,用禪杖挑起行囊,回五台山去了。
看官,餘千保狄公前行兩日,因何又叫眾人趕上?奈狄公年近六旬之人,在牲口上日行五、六十裏就撐不住,歇店歇得早,起身起得遲。鮑自安等雖抵擋追兵,都是晝夜不停前行,故此趕上。閑話休言。
肖月起身之後,鮑自安道:“餘千大叔、濮天雕,你二人仍保狄千歲前行。到了潼關,對了胡大爺說,叫他快速前來抵擋抵擋,我等實撐持不住了。
再對胡二爺說,今晚明早,務將潼關奪下,勿使我等到時,前有關隘阻路,後有兵將追來,進退兩難,將前功盡棄,化為烏有!”至狄公起身之後,又聽號炮之聲相近,花奶奶道:“你們前行,待我等抵擋一陣。”於是鮑自安領眾前行,且戰且走。日將落時,離潼關隻有十五裏之遙。又見前麵來了一支人馬,約有五六百人,鮑自安道:“不好了!此必潼關武卯領兵前來,如何是好?”駱宏勳年輕眼亮,早看明白,說道:“老爺莫要驚慌,前邊來者之人,乃金鞭胡世兄也。”鮑自安道:“既是他來,那有這許多人跟隨?難道帶嘍兵前來麼?”話猶未了,行至麵前,正是金鞭胡璉。胡璉跳下了馬相見。鮑自安見所帶嘍兵俱各持長棍,遂說道:“他們都會槍法麼?但不知陣法可知?”胡璉道:“老師不知,自到潼關,揀了五百嘍兵,離關十裏有一空廟,落地甚大,朝夕操演,排江步水南去,那怕數萬人,而吾何懼乎?諸公請赴潼關,俺對敵追兵去也。”胡璉領兵前去,鮑自安等奔關而來。正是:英雄並力擒奸黨,豪傑同心獲佞臣。
不知眾人可能進關否,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