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楔子——重陽宴(1 / 1)

今日雲景好,水綠秋山明。

攜壺酌流霞,搴菊泛寒榮。

地遠鬆石古,風揚弦管清。

窺觴照歡顏,獨笑還自傾。

落帽醉山月,空歌懷友生。

——李白《九日》

卻說九月初九那天,宴國上下都忙頓起來。上至諸侯君主,下至黎明百姓,賞菊品酒,登高佩萸。

宴國領域的正東方有一青山,山中盛開菊花,宴懿王賜名九日山。每到九月九日重陽佳節時,宴懿王都會在這裏設酒宴,與朝中股肱之臣、親友家眷賞菊花、品菊花酒、投壺對弈、食糕放鷂,直至重陽亥時方可戛宴,每次重陽都會在九日山上小住五日。

巳時,宴懿王的車馬隊伍已到了九日山山麓。山頂上有一處宮殿,殿門上有一塊鑲金的牌匾:“秋菊殿”,秋菊殿是宴懿王專門宴請賓客的主殿,偌大的九日山分設偏殿,分別為東側藤綠殿、西側繁花殿、南側萍雨殿、北側翡翠殿和大大小小的宮殿共三十有一座,各個富麗堂皇,美輪美奐。

酉時,所有的酒菜都已經準備齊全,秋菊殿燈火通明、火樹銀花,而殿內則倒海翻江,觥籌交錯。

侍奉倒酒的媵人在一旁竊竊私語,低聲的討論著。“碧螺姐姐,那個凶巴巴的大胡子是誰啊?”。“你今天剛到宮裏,也讓你長長見識,他是朝中的尹戎武尹大將軍,戰功赫赫,從來都不打敗仗,每一次抗敵都是凱旋而歸,大王很敬重他。至於那個文質彬彬的大臣,他是尹將軍同父異母的弟弟尹修文,為朝中丞相,口舌伶俐、巧言善辯,曾用一張嘴將那敵國丞相險些氣死。接著的是司天監張柳寧,觀察星象的大臣,我入宮三年從沒見過他有多大的功績。”春蠶點了點頭說道:“哦,妹妹懂了,那這些娘娘是……”。碧螺接著道:“坐在大王身旁的是宴國王後王氏,大王的結發之妻,蕙質蘭心、賢良淑德。緊接著的是陳美人,是前些日子杭國送來的人,大王隻臨幸了她一晚。至於那個戴著琉璃釵的是……”春蠶扯了扯碧螺的衣袖,碧螺回頭一看,竟是呂夫人。呂夫人瞥了一眼碧螺說道:“你們不好好侍奉飲酒,卻在這裏嚼舌根!給我拉出去杖責二十,長長記性,看誰以後敢在我眼皮底下嚼舌根!”說罷,那碧螺便被呂夫人身旁的太監拖了出去,春蠶跪在地上低著頭,渾身發抖,多半是被呂夫人嚇到了。那呂夫人也沒有多管春蠶,隻是瞥了一眼,就直奔宴席座位走去。

蓬瓊從殿門口跑進來,俯身在宴懿王臉頰小聲的私語:“大王,有一個媵人投湖自盡了!”

宴懿王倒吸一口氣,捧著酒杯望向階下的呂夫人,那呂夫人爛醉如泥,倚在酒案上睡著了。

宴懿王看了看起身出了秋菊殿,正和蓬瓊兩人移步鴛鴦湖下遊。秋風瑟瑟,夜色醉人,閣樓上的青銅鍾咚咚作響,此刻已是亥時,重陽已過,九月初十。

“大王,那媵人就在這裏”蓬瓊指了指草叢,這媵人是巡查史巡湖時發現的,被湖上的太湖石擋住,才沒有順流而下,差人打撈上來放在草叢裏。

“這不是碧螺嗎?我與她主仆二年,怎會輕生投湖自盡?”碧螺侍奉宴懿王飲酒已有二年,每日都會說一句笑給宴懿王聽,宴懿王自然認得。

蓬瓊說道:“碧螺腰部腿部均有傷,像是被木棍擊打所致,要不通知判案卿查一下……”

“隻是一個媵人,不必驚起這麼大的風浪,亥時戛宴,人多眼雜,扔到湖裏順流而下吧。”宴懿王拱手說道。鴛鴦湖三麵殿堂,佳木修與堂樓之間,每隔二十米都會有一段三尺高的瀑布,溪流瀑布直通山麓湖泊。

宴懿王仰望明月,發現宮殿的燭火之光遠不及明月之光輝,心中一陣感歎。用手矯正了頭上的金冠,便向著秋菊殿走去。

興盛殿閣樓上,司天監張柳寧倚在丹楹上望著空中繁星,那繁星如同沙礫一般數不勝數,張柳寧放下竹簡歎了一口氣道:“我隻是一介星象之士,除了觀察星象之外也沒給大王立過什麼大功,真是枉費了大王的器重。”

“司天監不必自責,怪隻怪這上天沒有異象,大王才會不器重司天監您。”身旁的太監說道。

張柳寧回頭大驚道:“此話可萬萬不能講,批評上天可是要遭天譴的!”

“是,奴才知錯了”太監低頭回答道。

張柳寧又向著正西方的天空望去,卻看見一顆恒星忽明忽暗,時有時無。夜晚繁星點點,幾盞蓮花燈漂浮在鴛鴦湖上,九日山迎來前所未有的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