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些個“兩極性”,比起她們精神上另一種帶根本性的壓力來,簡直就提不上筷子了。這就是地位或社會角色的兩極特征,給她們帶來的矛盾心理和尷尬狀。

是的,在一般國人眼中,外企女性們無疑是有著令人羨慕而優越的社會地位的。如上所述,她們工作理想、薪俸優渥、外語純熟,作風嚴謹;言談優雅得體,舉止富有修養。工作能力也因洋老板的高要求而鍛錘得無可挑剔。她們之受到大眾的尊重是自然而然而當之無愧的。然而這又不過是其一。其二是,她們在為之效命的洋老板前,無論心理感受還是實際地位,其尷尬,其壓抑,其委屈,其翻覆,亦非一般國人可想象。這一反差,首先自然是來自於東西方文化理念及經濟差異等先天矛盾。

比如地位上之不平等,幾乎就無可救藥。洋老板們,無論他是開明的還是苛刻的,溫厚和還是陰冷的,幾乎都有著對中國人或明或暗根深蒂固的優越感和歧視性。區別的隻是程度而非實質。如薪金,即便你比同工種的洋同事賣力十倍或百倍,得到的永遠隻有他們的幾分之一甚至是幾十分之一。僅此一點,就足以讓人氣悶,更何況洋老板不高興起來那充滿鄙薄的眼光呢?這還是好的,碰上脾性暴烈的,狂喊濫吼半小時,還敲著桌子威脅著和你“說再見”!因而我所認識的女白領們,失眠、厭懼、敢怒而不敢言、為一件小過而惶惶而不可終日者,真可謂家常便飯。而盡管如此,盡管她們也不斷地在私下裏嚷嚷著“再也不受這窩囊氣”,“明天就炒老板魷魚”雲,畢竟隻是種平衡心理的無奈發泄。一想到得這個飯碗的不容易,那每月的薪俸袋,畢竟比大多數國人要厚實得多;再想到曾經滄海難為水,炒了洋老板,到哪去再覓比現在理想的“高就”呢?於是就擦幹淚水,強顏歡笑,繼續兢兢業業,努力去“習慣成自然”了。

而話也要說回來,洋老板自有洋老板的好處在。吼歸吼,罵歸罵,苛歸苛,嚴歸嚴,多半是對事不對人。釘是釘,鉚是鉚,合同上寫明的條杠杠,對他們真正意味著是法律。借故扣薪、任意炒人、無端使壞、言而無信或其它死乞白賴小家子氣,在他們身上還是鮮有的。且他們多半是“性情中人”,罵過了常常來點兒小撫慰,讓你到餐廳去簽一次單,或借個由頭塞給你塊巧克力。做得他滿意的,也多半現翹姆指現開銷,很少空頭支票。到底他們的經營理念和法製觀,還是比我們某些老板要進化得多。

畢竟在外企,總有許多神秘或不神秘、有形或無形的微妙東西,使她們感到值得流連,使我們感到耐人尋味;也使得這些外企女性們,能以她們那瘦削的肩,撐起女性世界裏,這一道令人矚目的風景線。而從某種程度看,這一抹淡淡的景致,不僅是今日中國不同經濟、文化狀態的一小塊衝積平原,甚至還是未來中國多數人工作生活情狀的一種隱隱的預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