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馬斯·圖的夫人和兩個女兒受邀出席了本傑明·弗萊徹總督官邸的豪華宴會。當她們穿著當地少見的東方絲綢服裝出現時,這些華美的服飾令所有在場的人都感到震驚了。而那些垂掛在她們耳鬢、胸前的寶石,閃耀著奪目的光芒。
托馬斯·圖一家在沿途的城市引起了一連串的轟動,關於他的種種傳說迅速傳播開來。人們承認托馬斯船長是富有而又有才幹的顯赫人物,美洲東海岸社交場合無不把他當作出類拔萃的精英來崇拜。
然而,在托馬斯·圖的身體裏流淌的卻不是享受安逸的血液,這些鮮花和掌聲激起了他再一次冒險的渴望。他很快就離開了紐約回到家鄉的新港。
托馬斯·圖將“友誼”號修葺一新,他們的第二次海上航行又開始了。托馬斯·圖船長這次不僅配備了更好的武器裝備,而且又弄到了一張武裝民船的委任狀。這回的委任狀是從那位紐約總督弗萊徹手裏花了300英鎊的代價買來的。
“友誼”號在新港的全新亮相,又引起了騷動。
“人們居然對托馬斯·圖這種赤裸裸的搶劫行為給予毫不矜持的讚美和承認,這實在是道德淪喪!”整個鎮上的傳教士都憤怒了,他們感到自己堅守的信念受到了致命的挑戰。
傳教士們眼見
“這幫無恥的海盜又要起航了!而且這次明顯帶了更加強大的武器裝備,有正義感的人們必然想辦法阻止他們的罪惡行為!”憤怒的傳教士們在各自的講壇上聲嘶力竭呼籲著,“如果你們繼續支持他們,加入他們,而不是阻止他們,等待你們的將是荊棘的鞭笞和地獄的熊熊火海!”傳教士們的話顯得蒼白無力,他們根本無法製止那些沸騰癲狂的的人群,無法讓他們冷靜下來。
為了能夠加入這個海上暴富團隊,奴仆們紛紛離開自己的主人,兒子們紛紛辭別雙親,不停地有人來到托馬斯·圖船長的麵前,誠懇地跪下向他表露自己熱切的心願,想要加入到“友誼”號中來。甚至那些在當地非常有名望的世家子弟,也企圖偷偷地登上“友誼”號隨船出航。托馬斯·圖船長上一次冒險的傳說還在這個小鎮的空氣裏不斷地演繹出各種各樣的版本,放浪不羈的少年渴望著能親身參與到這種傳說中去。他們大多沒有家室的束縛,更沒有多少良心的約束與不安。在他們看來,搶劫異教徒本來就不是什麼罪惡的事情,更何況航行的目的地是到處都是財富的遙遠神秘的東方。這樣的海上冒險旅程對他們而言,無疑充滿了十足的刺激和誘惑力。
1694年冬,在海盜們的發財夢和家鄉親友的無限憧憬中,“友誼”號開始了它的第二次旅程……
“快看,發財的機會來了!”
“哈哈,讓我們等得好辛苦啊!”
1695年夏天,“友誼”號在紅海上發現了目標。
托馬斯·圖這次盯上的還是一艘印度商船。可他沒有想到的是,這是一艘帶有武裝的商船。當種種關於海盜搶劫的傳聞在印度洋上流傳開之後,印度商船的主人無不謹慎地雇了很多年輕力壯的青年,並給他們配備了足夠的槍彈。
當托馬斯·圖帶領海盜們衝上印度商船之後,遭遇到了最頑強的抵抗。
一場血戰開始了!雙方都拔出武器殺紅了眼。
激戰中,一顆子彈像長了眼睛一般,突然射中托馬斯·圖的肚子,血液馬上汩汩地流淌出來。
托馬斯·圖痛苦地瞪大了雙眼,他顫抖的手裏捧著自己的腸子,身體抽動著,過了一會兒,這位傳說中的“海上英雄”就這樣在他曾經揚威的印度洋上死去了。
那些傳教士的詛咒“應驗”了!
財富之路
托馬斯·圖雖然意外身亡了,但由他帶動的海盜活動在民間流傳成許多傳奇的故事。托馬斯·圖大發橫財的傳說迅速在北美沿海、英國和加勒比地區的海員間掀起了一股關於紅海的熱潮。
托馬斯·圖的慘死並沒有給那些準備出航的海盜們帶去絲毫的猶豫和畏懼,相反,他們認為隻要加強了武器裝備,對付航行在印度洋上那些滿載寶物的船隊應該是輕而易舉的。一時間,成千上萬的合同雇傭工、破產的小老板以及負債累累對社會心懷不滿的人群紛紛湧向海盜船去簽約入夥;武裝民船的船長、商船的船長們也成批地幹起了海盜的勾當;連那些大商人們也開始出錢資助那些海盜船長,以求分得一份可觀的贓物。
這樣,紅海的財富被無限地誇大了,就像當今社會的人們曾經湧向股市、房地產市場和高利貸市場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