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跌倒嘉慶吃飽(2 / 3)

乾隆將一個儀仗隊員,抬舉到掌管軍國大事的重位,尤其當了太上皇以後,全權委托和便宜行事,氣焰囂張到極點,別說滿朝文武,大小官員,對他畏之如虎,就是皇子皇孫,親王貝勒,對他也是要禮敬三分,甚至已正式稱帝的嘉慶,有什麼事要麵奏乾隆,也得拜托和,請他通融。

唐之元載,宋之蔡京,明之嚴嵩,都是曆史上有名的貪官,但得到帝王如此高抬厚愛者,和是獨一份。中國帝王的男寵之風,在《二十四史》中,惟有《史記》、《漢書》不怎麼避諱,直書“共臥起”這種同性戀行為,嗣後的史家,便閃爍其辭了。但從和所受的寵遇看,龍陽之興,斷袖之癖,帝王的弄臣現象,一直到清末,仍是中國宮廷中最陰暗的一角。

所以,和不僅是巨貪,恐怕更是中國汙穢文化中的那最肮髒的毒瘤。

顒琰登基四年,說來可憐,是個有名無實的兒皇帝,一切都得視老子的臉色行事,還要與大權在握的和虛與委蛇。所以,盼著太上皇撒手西去,做大清國真正的一國之主,是顒琰四年來的夢。好,這一天終於來到,老爺子終於不再指手畫腳,停放在殯殿裏了。

和的神氣,馬上就是昨夜星辰昨夜風了,傻子也能看得出來,嘉慶在“禦榻前捧足大慟,擗踴呼號,仆地良久”,那三流演員的癟腳演技,完全是在裝蒜。但從他掠過和時的眼神,誰都明白,這位權相的腦袋能在脖子上維持多久,是大有疑問的了。

誰教他擁有那麼重令人嫉恨的權,那麼多令人眼紅的錢呢?從1775到1799年,和倚勢弄權,瘋狂聚斂,二十多年,搜刮下八億兩銀子的天大家業,創下中國貪汙史上吉尼斯紀錄。

從清人筆記中,查出來的三種說法,基本上是相同的:

一、《清稗類抄/譏諷》:“和在乾隆朝,柄政凡二十年,高宗崩,仁宗賜令自盡,籍沒家產,至八百兆有奇,時人為之語曰:‘和跌倒,嘉慶吃飽。’”“八百兆”,即800,000,000兩銀子,清代的一兩銀子,約相當於人民幣50—60元,其查抄財產總值應該有40至50億元人民幣的樣子。

二、《庸盦筆記/鈔查和清單》:“十七日,又奉上諭,前令十一王爺盛柱慶桂等,查鈔和家產,呈奉清單,朕已閱看,共計一百零九號,內有八十三號,尚未估價,已估者二十六號,合算共計銀二萬二千三百八十九萬五千一百六十兩。”這個數字為223,895,160兩,僅僅是已估價者;而尚未估價者,三倍有餘,其總數也應接近上述引文所估。

三、《檮杌近誌/和之家財》,則說得更為清晰:“其家財先後抄出凡百有九號,就中估價者二十六號,已值二百二十三兆兩有奇。未估者尚八十三號,論者謂以比例算之,又當八百兆兩有奇。甲午、庚子兩次償金總額,僅和一人之家產,足以當之。政府歲入七千萬,而和以二十年之宰查,其所蓄當一國二十年歲入之半額而強。雖以法國路易第十四,其私產亦不過二千餘萬,四十倍之,猶不足當一大清國之宰相雲。”

滿清末季,屢敗於列強,所簽不平等條約都以割地賠款了事。其中《馬關條約》,賠款為二億兩,《辛醜條約》,也就是庚子賠款,為四億五千萬兩,兩者相加,為六億五千萬兩,“僅和一人之家產,足以當之”,清末民初的人士,持有這樣的看法,當然也是有根有據的。

貪汙,對政權來說,猶如人之流血不止的創口,要是不止住汩汩流血,這個人最後必失血而亡。同時,貪汙,對統治者來說,猶如人之患惡性傳染病,要是得不到控製,疫情擴展,許多人都因染此貪症而亡。清代自乾隆後,便走下坡路,出現這樣總額為八億兩銀的巨貪,以及隨後嘉道鹹同更大麵積的貪汙腐敗,不能不說是滿清滅亡的重要原因。

據《清史稿》,以乾隆五十六年計,歲入銀43牞590牞000兩,歲出銀31牞770牞000兩。以嘉慶十七年計,歲入銀40牞130牞000兩,歲出銀35牞000牞000兩。那麼,和個人的家產,相當於大清國每年GDP數的二十倍以上,顒琰要不眼紅才怪。

所以,初三那個夜晚,老爺子停屍在寢宮,嘉慶來了個絕的,一是為了切斷和與外界的所有聯係,二是為了給這對同性戀伴侶最後一次廝守機會,他當眾宣布,著委和相替朕為大行皇帝守靈。

和敢抗旨說一聲不?

和敢借口我要回家穿件厚一點的衣服?

和隻敢在心裏罵,你這個小王八蛋羔子,老子早該讓老頭子將你廢立!

嘉慶看著他,知道他所思所想,更知道他後悔不迭,下手已晚,因此,也在心裏回答他,閣下,除非你有辦法將老頭子還陽,否則,你死定了!

在中國,做皇帝者,一國之主,貴為天子,未必不是小人,說不定,是最大的小人,而小人,又有幾個不睚眥必報呢!嘉慶資質平平,才分很低,從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到他,恰巧也是“君子之澤,五世而斬”的衰仔了。但是,老子斷氣以後,能夠當機立斷,果敢行事,令人對他刮目相看。第一舉措,就是褫奪和的軍機大臣、九門提督等職;第二舉措,是“不得任自出入”,切斷與其黨羽聯係,令這位弄臣在殯殿晝夜守靈,按時下的說法,也就是“雙規”了。

大清王朝,仿佛成為一種傳統,每次易帝,都有一場對前朝重臣的殘酷清洗。如順治清算多爾袞,如康熙擒捉鼇拜,如雍正禁錮隆科多,賜死年羹堯,如乾隆除掉訥親,以及嘉慶賜令和自盡……應該說,都是一出出精彩好戲。密謀策劃於幕後,醞釀串連於地下,梟首祭刀於不防,斬草除根於無窮,風雲變色於頃刻,刀光劍影於宮廷,這些權力角逐中血肉橫飛,人頭落地的大辮子皇帝,想不到三百年後,成了熒屏的香餑餑,編導演的搖錢樹,為中國這班弱智的藝術家,提供了一個最佳的藝術上安樂死的機會。

封建王朝接班人的更迭,即使父死子繼的正常承襲,也是一次宮廷地震。坐上龍椅的新主子,往往先做兩件事,一是消滅競爭對手,二是清洗前朝重臣。嘉慶不能饒了和,就因為他同時擁有上述雙重身份,不幹掉他,這龍椅未必坐得穩。更重要的,他接手的是一個老爺子六下江南花空了國庫的赤字政府,而和,腰包卻鼓得要命。現在,老爺子死了,我不朝他要錢,跟誰要?

可要他錢之前,先得要他命。

嘉慶想吃掉和,要他這份天大的財富,蓄謀已久,非止一日,從鏟除和的全過程看,那滴水不漏,周密細致,按部就班,鬥榫合卯的精確,顯然,有一位幕後高參,早就為他製訂下一份日程表。我一直在史冊中尋找這位級別至少是九段的權術高手,曾經是嘉慶為太子時的老師,後來,受和迫害謫降外省的老夫子朱珪,我覺得大有可能。這位吏部尚書,署安徽巡撫,應該是清算和這出好戲中,深居幕後,決不出頭露麵,然而老謀深算的高級參謀。

顒琰讓和在殯殿“雙規”,這是當年崇禎在其兄死後接位,收拾魏忠賢時,派魏為山陵使,發往昌平修陵的老戲重演,這一手,絕非凡庸的嘉慶想得出來,肯定是他當年的侍講學士朱珪指點。但曆史記錄,包括最詳盡的起居注,都隱除不述。隻有“自是大事有所谘詢,(朱珪)皆造膝自陳,不草一疏,不沽直,不市恩,不關白軍機大臣”這些詞語,略可了解有關朱珪的蛛絲馬跡,但僅僅這些詞句,大致可以猜想出來,這位嘉慶的老師在這次清洗運動中的作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