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媽媽的100聲叮嚀1:滿分孩子滿分媽媽03(1 / 1)

原諒愚笨的愛

現在的孩子,當他們開始學著思考自己未來的時候,才發現大多數的中國父母都一樣,早已幫他將人生的前二十年都規劃好了。父母總希望自己的孩子和那些成功人士一樣,從小學一直優秀到大學,最後考研、讀博,衣錦還鄉。

如我年少時,我時常不清楚自己的內心深處為何會湧出那麼多的怨憤。我的人生和前途,我的愛好,甚至我的自由,全部都要由他們來安排妥當。難道我自己就不能掌控這一切嗎?

為了能和熟識的鄰居孩子相比,他們時常逼迫著我學習,並在背後不乏一時地念叨,讀書才是唯一的出路。於是,我開始想,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的話錯了嗎?

棍棒底下出人才的理念終究是有效的。至少,它讓成績平平的我安穩地上了高中。可令我疑惑不解的是,他們曾說上高中以後就清閑很多,為何我還是要那麼忙碌?從早到晚的課程沒個休止,並且,他們的念叨亦隨之有增無減。

終於熬出了高一。我被數理化折磨得差不多有點兒神經了,於是我毅然不顧他們的反對,執意選擇了文科。他們開始對我說近年的國家政策,就業大局。不停地向我闡述,文科的前景是多麼淒慘、渺茫。而我內心在想,社會發展日新月異,就業趨勢難道就不會改變嗎?甚至,我會把一個詞聯想到他們身上,那就是愚笨。他們隻會跟著別人所說的路走,卻不曾想過每個人都有著自身的差異性。

最後,他們開始向我妥協。可這樣的妥協並非是支持我,而是打擊我。他們時常會用以前跟我一起,成績跟我差不多,而最後選擇了理科的同學來和我比較,並不停地問,為什麼他能學好,你就不能學好。此時,我心裏在想,為什麼他的父母就那麼好,而我的父母卻讓我一點自由都找尋不到?

懷著報複的情緒,我開始厭學。我想反對他們的“霸權主義”。十六歲的我忽然懂得了此消彼長的道理,我必須做出反抗。並且,我已不想繼續這樣的枯燥學習生活,我想到外麵流浪,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於是,他們開始跟我強調,社會是多麼複雜,我出去能做什麼。我內心在想,我不能做什麼,可至少,能比現在做的多。

這一仗,還是我落敗了。而他們,最終得出了一個結論——我是一個不聽話的孩子,讓我混完這幾年算了。我難以描述我內心的絕望,為何,連我生身父母都不相信我的能力。

我開始沒日沒夜地念書,像一個機器,沒有任何長遠的目的。我隻是單純地想要證明,我不比愚笨的他們口中所說的某某同學差勁。

皇天不負有心人。當我在無數個揮汗如雨的日夜備戰之後,終於拿到了一張他們日日提及的大學錄取通知書。那一刻,我沒有半點喜悅,全然隻是複仇的快感。我的付出終於有了收獲,這也是能呈獻給愚笨者的最好“禮物”。

他們為我做了一桌極其豐盛的晚宴,邀請了許多朋友和親戚。那一刻,我感覺自己成了主角。因為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意想不到會是這樣的結局。親戚都在無休止地誇我,而他們卻微笑著聆聽,安靜地給我夾菜。我再也吃不下去了。因為,我分明看到了他們已現皺紋的眼角上掛滿了淚水。

優秀畢業生發言大會上,我忽然不知道該說點什麼。莫名其妙地感謝著我原本痛恨的,愚笨的他們。他們此時安靜地坐在台下,同樣微笑著凝望我,一邊抹淚,一邊為我用力鼓掌。

我不清楚,一向最討厭淚水的自己為何會在那麼多人麵前哭了。尤其是在老師將愚笨的他們請上台後,我才發現,不知不覺我已高出了他們一大截兒。

他們依舊是如此愚笨。在那麼多人麵前,不懂得要麵子,硬是讓淚水像小溪一般肆意流淌,惹得我哽咽難言。

可那一刻我知道了。他們的愚笨,是在於他們毫不會掩飾自己心中那份過於嚴厲的恨鐵不成鋼的疼愛,是在於他們不懂得如何讓那一份沉重的愛轉個彎,輕柔地落在我們十幾歲的心底。

原諒愚笨的他們吧。因為,那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