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朗靦腆的笑笑,來個默認。聖人莞爾,道:“薛卿家,一座農莊,已夠供給五千精兵所需?”
薛朗:“稟聖人,農莊並不負責軍糧,隻負責供給熊羆副食。軍糧還是從軍餉中劃撥,肉菜禽蛋則由農莊供給,目前來說,略有盈餘。”
這下,不止李淵了,連齊王都麵露驚容。這一家幾父子,都不是全然的草包,皆是軍政皆通的人物,自然知道訓練一支精兵所需的花費。
齊王直接驚聲道:“一個農莊的產出,就能供給訓練五千精兵之花費,甚至還略有盈餘,此事當真乎?”
薛朗道:“句句實言,因有農莊豐富的副食供給,軍糧消耗甚至比往年降低。”
肉菜豐富了,自然主糧的消耗就下降了,這是很正常的事情。
秦王道:“稟聖人,臣征討劉黑闥班師回朝之前,曾微服快馬去葦澤關探望阿姐,彼時,薛郡公正負責籌建農莊,曾看過薛郡公之規劃圖紙,農莊規劃之巧妙,可謂環環相扣,想來,皆是養殖之物特有挑選之故。”
最後一句卻是望著薛朗說的,應是向他求證。
薛朗點點頭。聖人見狀,問道:“農莊之中養殖何種牲畜?”
薛朗道:“稟聖人,主要養殖的是豬、雞、鴨、鵝、魚……”
薛朗把農莊的情況大致說了一遍。
聽完後,太子建成道:“如若半年就能養成一頭豬,以豬所產出之肉食,倒是比養羊合算許多,如此倒也能供應上練兵所需。”
唐人之所以吃羊肉比吃豬肉多,最大的原因就是羊產出比豬快。在沒有飼料之前,楊一頭肥豬,最少要一年才能出欄,這還是喂食大量粗糧後的成果。以現在沒有玉米、沒有紅薯等粗糧的情況,養成一頭肥豬花費的時間足夠養出要幾批羊來。難怪養羊的人多,養豬的人少。
聖人問道:“農莊可能推廣?”
薛朗道:“稟聖人,這般大規模的集中養殖,需有經驗豐富之人監管,否則,隻要一場疫病,整個農莊的牲畜全軍覆沒幾乎可以預見。另外,還有蚯蚓的退化問題,受這些問題限製,推廣頗難。”
聖人點點頭,歎道:“惜乎卿家隻一人爾。”
薛朗笑起來,道:“稟聖人,臣分身乏術,自然無法推廣。不過,農莊的整體模式無法推廣,其中某些優秀的養殖方式卻是可以推廣的。比如,肥豬的養殖及蓮池養魚的技術等等,隻是,這些是水磨工夫,推廣起來,需費時日。”
“卿家願意教授推廣這些方法?”
“這些方法並沒有奇異之處,不過是一些經驗總結。說起來,微臣曾向公主殿下借了些農書閱讀,特別是《齊民要術》一書,上麵所載,畜牧林農皆有所述,如若能推廣此書,倒是利國利民之好事。”
《齊民要術》是一本好用的、實用的書。不僅有記載怎麼耕田,還有養殖類的記載,甚至還有加工方法,比如釀酒方法就有記載。
聖人道:“此提議大善。隻是當今天下,識字讀書之人頗少,刊印書籍易,推廣卻難。歸根結底,還需勵精圖治,國富民強,開啟民智才是。得天下易,守天下卻難。大郎、二郎、五郎,爾等需謹記。”
三人齊齊應道:“謹遵父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