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朝議出兵(2 / 2)

李淵也點頭:“封卿家言之有理!”

所以,聖人你到底是支持哪邊?

一時間,朝上眾臣為先戰還是先和,爭辯不休。李淵一時間似乎也拿不定主意,也願意讓眾臣辯論一下,看哪個選擇更有利。

薛朗聽得頭疼,朗聲道:“稟聖人,臣有話說。”

“薛卿家請講。”

薛朗道:“稟聖人,突厥今年鬧饑荒,才是第一年。但凡饑荒一起,豈是一年就能結束的?何況,突厥不擅農耕,以畜牧為生,抗災能力較之我中原百姓更為弱一些。隻是,他們男女老幼皆弓馬嫻熟,餓肚子的時候,最先做的選擇肯定是南下劫掠。未來幾年,突厥肯定會頻繁叩邊,即便議和,也不過是用金銀換得短暫的、虛假的和平。可是,曆來隻有打出來的和平,沒有議和議出來的和平!”

薛朗頓了頓,加重語氣,續道:“再則,我朝初立,如若朝廷未戰先和,讓天下臣民怎麼看?所謂上有行,下必效之。先有鐵骨錚錚之大唐,方有鐵骨錚錚、寧死不屈之大唐子民!是故,臣主張,這一戰必須打!而且必須狠狠地打,最好把突厥打疼打痛,讓他下次再想南下之時,不要再用屁股決定腦袋,而是用腦袋想一想,如此,方才能換來短暫的安寧,以讓我朝分出精力安內。而待我朝內患平定,就是突厥滅亡之時!”

“啪啪啪!”

一陣笏板擊掌聲,就連主張議和的鄭元壽,也轉而支持起薛朗的發言。聖人看薛朗的目光充滿讚賞,道:“卿家之言,有如暮鼓晨鍾,震耳發聵,發人深省。朕要治下之子民,鐵骨錚錚,遇強不怯,寧死不屈,有禮有節!議和一事且作罷,今日且議何人可領兵對戰突厥頡利可汗?卿家可由舉薦人選?”

最後這句居然是問薛朗的。薛朗被問得有些傻眼,他隻知道貞觀朝的著名將領,高祖朝的將領……略略知道幾個,詳細的並不知道,於是,想了想,道:“稟聖人,微臣初歸,於我朝將領並不熟悉。隻知平陽公主軍功赫赫,秦王能征善戰,隻如今公主鎮守關隘,唯有秦王在朝,何不問策秦王?”

打仗秦王是行家,薛朗心安理得的推給他,順便幫他的主上平陽公主刷刷存在感。李淵顯然心情不錯,從善如流道:“秦王有何建議?”

秦王李世民立即起身,站到地圖前,接過手杖,指著地圖道:“稟聖人,臣建議,可兵分四路,一路出幽州,一路出秦州,正麵出擊突厥。另再派兵兩路,趕赴雲中、夏州,突襲突厥,以斷突厥後路。至於頡利……臣自請帶兵,攜床弩、神臂弓,迎戰頡利。”

太子建成驚聲問道:“床弩、神臂弓已然成軍矣?”

秦王望向太子,答道:“自得床弩、神臂弓,臣弟便著人日夜趕工,擇麾下士卒以練之,如今已成一營之數,迎擊突厥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