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長安的春耕(2 / 2)

江臨取了字,蘇寒便開始準備出門去收購糖塊回來。要論奢侈品市場,自然是長安最大,消費者最多。

薛朗熬出的糖,主要麵對的市場便是長安。為了不給市場造成動蕩和警覺,收購糖塊的行動隻能去周邊,長安城內隻打算少少的收購一些,畢竟,長安城內,達官貴人多,薛朗隻打算低調的進行,並不打算給長安的糖類市場造成太多震蕩,唐朝的禦史可不是吃素的。

恰好家具店的頭期利潤已經到手,薛朗從部曲裏挑選了一隊人馬護衛蘇寒,開始掙錢之旅。

長安周邊,哪裏有製糖的作坊,哪裏有蔗園,諸如此類的消息,薛朗已拜托平陽公主收集好,一並交給蘇寒——

薛朗不是迂腐的人,也不避諱讓平陽公主知道他的局促之處,何況也無從避諱起,他缺錢是平陽公主早就知道的事情。

身為男子,如果連給媳婦兒的聘禮都要女方填補,那他也沒臉見人了。薛朗不介意借用平陽公主的力量去收集需要的信息,隻介意平陽公主插手聘禮的準備。好在,目前雙方溝通良好,並沒有出現這樣的分歧。

把蘇寒送出長安,薛朗便專心忙碌起紅薯和土豆的種植來。除了朝廷方麵試種的,他和平陽公主莊上的紅薯種植,也要一同進行。

從葦澤關帶過來的紅薯藤很多,紅薯又是高產的東西,平陽公主聽從他的建議,兩人的莊子隻各自種了三畝紅薯。土豆則是能種多少便種多少。

種紅薯和土豆都是做慣的活兒,有了經驗,再次種植自然更加順捷。薛朗的精力,除了公事,便是花在農莊的規劃上。

在葦澤關時,為了軍糧,采用的蓮池養魚,兼得魚、藕的方式。到了長安,這個方式便不適合了,兩人的府裏都有蓮池,每年采收的蓮子、蓮藕隻有多的,沒有不夠的。

所以,在長安的農莊,薛朗便不采用蓮池養魚的模式了,而是采用桑基魚塘的立體養殖模式。就是魚塘邊栽種桑樹,加上養蠶,多餘的桑葉,蠶的糞便可以喂魚,魚塘裏的塘泥可以做肥料,循環利用,生態環保。

薛朗初來,根基薄弱,農莊隻有兩個,其中一個還是公主殿下送的。自己的兩個莊子,薛朗特意去逛了一圈,因地製宜的設計了養殖模式。然後便忙著幫公主殿下設計。

平陽公主就像她自己說的一樣,在長安經營日久,根基深厚。且不提裏坊裏有多少宅子,隻東西兩市的店麵便有好些。

這些容易隱藏的,平陽公主有許多,農莊明麵倒是隻有三座,但是,規模很大。薛朗特意抽空去實際看了看,因地製宜的幫她設計農莊的經營模式。

忙完這些,蘇寒采買的第一批糖塊也運到長安。熬糖的作坊便建在薛朗的農莊裏,莊子上居住的都是部曲,不虞泄露機密。府裏東南角那裏隻是他的實驗室,做不了大規模生產。

待製出第一批霜糖,給平陽公主送了十斤,其餘的便悄悄在長安城東市內的鋪子裏上市,還沒等市場反應出來,秦王府的人來給薛朗送帖子,秦王請他飲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