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朗苦笑起來,道:“啟稟聖人,真不是臣自貶,而是臣成長之環境與大唐不同。在臣成長之種花家,有位才德之士說過,技近乎道,藝可通神。在種花家,廚藝是一門十分受歡迎的技藝,不論男女,皆可學習。特別是男士,如若會廚藝,在婚娶中,還是一項加分項,頗受女子青睞。”
這話一出來,在座諸人皆表示驚了!平陽公主眼帶深意的瞟薛朗一眼,然而,薛朗完全沒明白公主這一眼的含義,還衝人笑得燦爛。
秦王左右看看,沒說話,眼裏卻帶著笑意。齊王驚訝的望著薛朗,目光閃爍。聖人訝然追問道:“還有這等習俗?”
薛朗道:“不敢欺瞞聖人,說來不好意思,臣幼時相貌看著極為普通,臣之先母一直擔憂臣將來打光棍,找不到婚配對象,便一直積極教導臣廚藝。所以……”
薛朗頓了頓,大膽的抬起頭來,直視著聖人,一雙眼睛明亮真誠:“在臣看來,誇臣善廚不是侮辱,反而是稱讚。臣的心中,一直慶幸並感激著,幸好臣是會廚藝的,不然,即便在歸國途中沒有累死、苦死,也會餓死。從某些意義上來說,沒有廚藝就沒有臣的今日。所以,多謝齊王誇獎,下臣愧不敢當!”
坦坦蕩蕩、標標準準的向齊王行禮致謝,齊王直接被弄了個手足無措,什麼氣怒都消失了不說,還頗有些不自在,避開薛朗禮,略有些心虛的道:“可是,有人曾對我說,君子遠庖廚。薛侍郎既已歸化我大唐,還當入境隨俗才是。”
薛朗正色道:“多謝齊王的好意,但是,廚藝於我來說有恩,曾救我於危難之時。若連對自己有恩之技都不敢承認,那我又如何麵對自己的內心?若是因旁人的眼光與議論就不敢承認心中真正的想法,那這樣的人生,活著還有何趣味與勇氣可言?臣雖不才,然也想坦蕩做人!”
“好!”
秦王當先喝彩,看薛朗的眼神頗為欣賞。聖人也笑容滿臉的輕輕鼓掌,表示對薛朗的讚賞。平陽公主眼中含笑的望著薛朗,雖不言不語,但喜悅之意從眉梢眼角便能輕易看出來。
薛朗拱手致謝,然後轉向齊王,繼續道:“再者,君子遠庖廚這句……若臣沒有記錯,當是先出自《禮記》,然後亞聖勸諫齊宣王時,曾引用過,對否?”
齊王還沒答話呢,秦王已然道:“正是。”
曾經混論壇的時代,為了這句“君子遠庖廚”跟人嘴炮,薛朗曾詳細的查閱過相關的資料,所以,其中的出處、典故,薛朗都知道的一清二楚。
薛朗微微一笑,道:“《禮記》之中寫道,君子遠庖廚,凡有氣血之類弗身踐也。亞聖麵見齊宣王時,曾引用此句,勸諫齊宣王施行仁術。對於此句之解讀,漢代的賈太傅也說過一句,故遠庖廚,仁之至也。所以,在我看來,這一句代表的是仁義之心和態度,並不是說但凡君子都不要靠近廚房,也不要沾染廚事。”
“善哉斯言!”
聖人當先鼓掌,笑道:“引經據典,有理有據,幼陽這辯詞極好!”
薛朗不好意思的拱拱手,半真半假的道:“多謝聖人誇獎,咳……不敢隱瞞聖人,其實之所以記得這樣牢固,說得如此流暢,其中是有緣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