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一車又一車紅薯從城裏經過,很容易就喚起大家關於去年的記憶,京城之內,四處打聽紅薯消息的人,漸漸多起來,有那精明且注意留心的,大致數了下運輸的車次,自己估摸一下產量,自己都把自己嚇一跳。長安城內,一時間,暗流湧動。
不過,這些不在薛朗的考慮範圍之內,他的目的就一個,造勢,聲勢越浩大越好,把大家的興趣都勾起來,讓大家都緊迫起來,才方便聖人回來做交換,把紅薯的利益最大化。
五十畝紅薯,幾天功夫也就挖完了,薛朗把每日稱重的數字一彙總,滿意的點頭,對楊正卿道:“五十畝紅薯,共計收獲十二萬兩千多公斤,平均一下,畝產與比之葦澤關時多了少許,不過,出入不大。充分證明紅薯是一種高產穩產還易種的作物,明年可以推廣了!”
“嘶!”
楊正卿倒吸一口氣,聲音都情不自禁的抖起來:“方才未聽清,幼陽說合計多少?”
薛朗又把數字報了一遍,精確到個位數。薛朗道:“數據出來,可以奏報聖人了吧?”
“對,是該奏報聖人……唉喲!”
楊正卿也不知是驚嚇的還是歡喜的,居然掉田埂下去了,問題是,從田裏坐起來,臉上都還掛著傻笑。
薛朗嚇了一跳,連忙和他的貼身小廝一起,把楊正卿扶起來,不過,一身官袍就不能看了,半個身子全是泥土:“楊正卿,您沒事吧?有沒有摔到哪裏?”
楊正卿也不管身上的泥土,拍著大腿哈哈大笑,神情激動莫名:“有生之年啊,想不到楊某有生之年也能見到五十畝地種出十多萬斤糧的日子!不枉此生,不枉此生!”
薛朗笑道:“楊正卿,還有土豆沒收呢,土豆的產量隻會比紅薯高,不會比紅薯低!您現在便這般激動,收土豆的時候怎麼辦呢?”
楊正卿一愣,旋即大笑起來,爽朗的道:“幼陽此言有理,看來我的養氣功夫還需修煉。”
說笑兩句,在楊正卿的提議下,兩人一塊兒合本上奏,向聖人報豐收之喜。
且不提聖人李淵在仁智宮收到這份喜報會有多麼的歡喜,長安城內,經過薛朗那麼大張旗鼓的一番操作,酒肆飯店,各家客廳、案頭,不論權貴還是百姓,皆在議論紅薯的豐收,猜測聖人何時會正式推廣。
東宮——
太子李建成盤坐於坐榻上,望著案幾上一摞兒帖子,目光深沉。政事堂的老爺們也在座,每個人臉上的表情,皆有些複雜。
太子:“這個薛幼陽,弄出這般大的陣仗,倒叫我等頭疼!”
裴寂往常笑眯眯的臉孔,今日也是愁容滿麵,歎道:“不瞞太子殿下,我府上的拜帖,邀請赴宴的帖子,已然排到一月後。”
“臣等亦然。”
一群老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相顧無語。太子靜默一陣,方才道:“此事,事關重大,薛朗又弄得人盡皆知,一切還需父親定奪,且等父親之敕令吧!”
“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