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輛裝飾豪華的馬車上——
“三郎!”
“父親,您怎麼來了?”
父親表情嚴肅,問道:“結果如何?”
三郎搖搖頭:“今日並不公布結果,那位薛侍郎說,衡量結果的標準要出價與推廣營運計劃相結合,結果將於三天後公示。”
父親麵沉如水:“在你們進去之後,朝廷發了詔令,昭告天下,紅薯、土豆將由此次參與拍賣者推廣,朝廷讓利三年,著參與者推廣,請百姓監督,如有推廣不力者,可向朝廷舉報,朝廷將嚴加懲處!”
三郎一怔,道:“好個薛異人,原來做的是這個盤算!我等出錢出人出力,豈不是白忙一場,皆是為朝廷做嫁?”
父親頷首:“如此一來,百姓皆知主力推廣者乃是朝廷,也隻會感激朝廷,哪裏還會記得我們這些出力者!經此一事,李唐皇室定將聲勢裕隆。”
父子倆兒麵麵相覷,隨著馬車晃動,卻無一人說話。良久,三郎才道:“如此一來,也有個好處,朝廷聲望高了,天下歸心,天下便能長治久安。越是長治久安越需要我等,父親,兒建議自此之後,當嚴格督促族中子弟專心向學,若能多出幾科進士,則家族昌盛可期矣!”
父親滿意的看他一眼,頷首道:“我兒這才是老成之言。不僅如此,此次新糧種的推廣,我們家當好好做,爭取做到最好,好好配合朝廷才是。”
“喏。兒曉得該如何做,父親放心。”
“你做事我是放心的。”
父子倆達成一致,也為今後家族的動向有了成算。馬車吱呀吱呀的行在長安城內的道路上,三郎掀開馬車的布簾,默默地看著外麵——
“父親,您說,此次所謂的拍賣會,是否是哪位異國歸化的薛異人所為?”
父親道:“李唐皇室近期頗多動向,皆是在薛異人歸化後發生,以往曆朝曆代,從未有過這諸多舉措,想來應該就是薛異人之功勞!這薛異人出身雖差,然卻頗多才能,否則,聖人也不會把他那嫡出的守寡女嫁與他!”
三郎點點頭,道:“這兩日看那薛異人行事,儀表堂堂,頗有大家風範,言行皆能服眾,如斯風度,叫人心折。這樣的人,竟歸了李唐……天時地利人和,莫不是天數真站在李唐這邊?”
“慎言!”
父親嗬斥一聲,三郎連忙噤聲不語。過了一會兒,父親才沉聲道:“去歲薛異人進京進獻祥瑞,為父身在長安,有幸目睹。百姓山呼萬歲,天命在唐,方有此報,回去多督促子弟讀書向學吧!”
“喏!”
父子倆在馬車內的密語,旁人自然無從知曉。然則,在一輛輛從皇城門口歸途的車上,這樣的對話發生了不知凡幾。
雖然大家都未明說,但此次參與拍賣的人,但凡有識之士,心頭都已有了一個明悟——
李唐大勢已成,天下世家郡望唯一能做的不過是督促子弟專心讀書,爭取多有子弟入朝為官,方能延續家族榮光,保持話語權。